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杨...

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杨振宁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春风集》等。

C.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D.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D 【解析】试题分析:D项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改为:《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鉴赏  小心翼翼  人生鼎沸  花团锦簇

B. 诅咒  众目睽睽  不求深解  截然不同

C. 枉然  人迹罕至  获益匪浅  饥肠辘辘

D. 羞惭  刹有介事  心旷神怡  翻来覆去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yān)    补(jiào)     军(tiě)    为人知(xiān)

B. (suì)    匙(shī)      果(shuò)   躬尽瘁(jǖ)

C. (hàn)    罚(chéng)    育(bǔ)     而不舍(qì)

D. (fēn)    相(chèn)     古(gèn)    深痛疾(w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

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漫画

1.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2.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就轮到你了!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賽,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作者:于文岗,选自《广州日报》)

1.揣摩第④段划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2.研读第⑥段,指出文段最主要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

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責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4.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从文中发现了商机,准备开一家“深度美容院”,请你为这家美容院写一句广告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