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运用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

语言运用

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招领启事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招领启事  

  昨天下午,有位同学拾到红色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若干元,公交卡一张。请失主到学校德育处认领。     

此致

敬礼

 学校德育处 

 2017年12月25日

内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字,刻有繁体“書”字的印章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抓住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⑵①格式上:不用此致敬礼 ②内容上:正文应写明拾到地点。 【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观察图片,看清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可进行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人”字像打开的书,中间有刻有繁体“書”字,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2)“招领启事”的正文部分应指出拾到红色钱包的地点。格式上:不用此致敬礼。“招领启事”不属于书信范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选段,并回答下面两条问题。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1)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语段中的“叔叔”为何要逃难?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混名也叫行者,请结合两本书的具体情节说说两位行者在性格上的相似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峰上晶亮的积雪变成一条条冰川凝重地滑向山下,然后,冰雪变成流泉,流泉壮大,奔向河谷地带的田野……大自然kāng kǎi的赐予,使人类得以fán yǎn滋息,创造文明。人类理应顺应自然。但人类的历史,反倒常常是轻慢与gūfù大自然美好情意的历史。正由于此,在好多自然哺育了美好文明的地方,大自然便日益枯萎与憔悴,那些文明也随之萎顿凋零了。

(选自阿来《山南记》)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田字格中。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目:原来_________ 一直在我身边。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①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认真地低头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②由此也引发了我的联想。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或打游戏,或看电视剧。我又有意识地串了几节车厢,见到还有一个外国人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感动了一个中年妇女,她要给这个“老外”拍照片,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③说到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我是有点发言权的。我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因为一上课,满目望去,抬头听讲者最多也就是三分之一,余者大都是在低头玩手机。提醒一下,能好上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又旧态复萌。一次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我稍微加了点佐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我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干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中。

④依我所见,如果说读书是“高贵的低头”,那么,玩手机就是不那么高贵的低头。“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才能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未来是注定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头就更无可能。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用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的文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会计证、律师证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⑤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或曰“高贵的低头”;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读书,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于是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但愿她的“励志故事”也会引起众多“低头族”的注意和思考——如果想有辉煌的明天,就请你也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文中说了“低头族”影响了学业乃至事业,其实“低头族”影响的还有其他方面。请你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出还影响到了什么。

4.读了本文后,你想对那些“低头族”说些什么?联系现实,谈谈如何让更多的人“高贵地低头”。

 

查看答案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3.第②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③段中加点的“凡是”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