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忽然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忽然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例文 忽然发现 忽然发现,妈妈的手上有许多茧,脸上有稍许的皱纹。 忽然发现,爸爸的头发上有稍许的银丝,走路也有些慢了。 忽然发现,妈妈不爱唠叨我了,爸爸不爱和我玩闹了。 忽然发现,我长大了,爸爸老了。还记得小时候,爸爸总爱把我跨在他的脖子上,带我去买好吃的;而现在是我管爸爸要钱,自己去买好吃的。很多时候,我竟然忘了给爸爸买他爱吃的东西了。但是,爸爸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我吃,笑着看我吃……爸爸,我是不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呢?我不知道您爱做什么,不知道您爱抽什么烟,也不知道您是多么辛苦的撑起这个家。我只知道,您爱我,不愿让我受一点的伤害,每一次受伤,您都会帮我上药,为了不让我疼,您小心翼翼,而我却不懂事地说:“爸爸,您快点上药,我还要出去玩呢!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而您每次都会摇摇头,一声不吭。 忽然发现,我长大了,妈妈老了。还记得小时候,因为我淘气,所以把鼻梁子给磕了,您赶紧扶我起来,用手捂住我的鼻梁子。您的眼泪夺眶而出,赶紧给爸爸打电话,让他快点回家,送我去医院。在去医院的途中,您哽咽了好几次,但是并没有哭出来。因为您想让我坚强,让我别害怕。妈妈是不是我不够了解您?每一次您打我,我都会哭得撕心裂肺。因为您每一次打我,不只是打在我的身体上,更是打在我的身上啊!不过,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您每一次打我,也是疼在您的心上,您是为了让我更听话,才打我的。打完之后,您也哭。不一会儿,您便把我抱在怀里,而我便会依偎在您的怀里睡觉。 忽然发现,现在的我,明白了您们的所作所为。 忽然发现,现在的我,有了许多感悟。 忽然发现,此时此刻的我,眼泪流了下来。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忽然发现”。该作文题目落实了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并确实达到了“写作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的目的。乍一看该题目,你可能一时会感到无素材可写,似乎自己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如果拓展一下思路,便会发现可写的内容很多。当然一定要注意“忽然”这个词语,这个词语意味着“发现”是“忽然”的,偶然的,或出乎意料的。可以是对一个道理的“忽然”领悟,可以是对一个事件的“忽然”理解,可以是对一种情感的“忽然”领会……所以一定要把这一点写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意地溜达。旱草和水草都已经蓬勃起来,河川里满眼都是盎然生机,野艾苦蒿薄荷和鱼腹草的气味混和着弥漫在空气里,风轻柔而又湿润。在桌椅间蜷窝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松弛开来。

②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便蹑手蹑脚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足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④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对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⑤不见鹭鸶,少说也有20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水过河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A)

⑥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庆贺“指示”发表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贵族阶级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抑或是不屑于这一方地域上人类的愚蠢可笑拂尾而去?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鳏夫或寡妇悲怆遁逃?

⑦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B)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馋和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宁可舍弃了一个美好的出活儿的早晨,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⑾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⑿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文章第①段景物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2.第⑦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从手法、结构和内容上简要分析。

3.文章第⑧段“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这句话该

怎么理解?

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选择合适角度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又见鹭鸶》,回答问题。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郭沫若《白鹭》)

郭沫若的《白鹭》和陈忠实的《又见鹭鸶》,同样写鹭鸶,请从作者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两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完成下列小题。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而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复杂、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与人有哪些区别。

2.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关注了“人机大战”李世石输给“阿尔法围棋”的新闻后,同学们很是担忧:人类智慧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打败吗?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劝勉同学们要对智能机器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查看答案

(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

③帝遣真诸军郿  军:___________

大司马       迁: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咨臣当世之事          不物喜

B. 以伤先帝明            虽我死,有子存焉

C. 真以亮惩祁山          行者休

D. 帝从计                真无马耶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5.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④《行路难》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