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眷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赞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贾生》中寄予作者怀才不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独坐幽篁里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6)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既有根据上下文默写,也有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提示语中的“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眷念”“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赞许”“寄予作者怀才不遇”。注意“幽篁”“折柳”“故园”“商”“隔”“庭”“榆荚”“苍生”等字词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研究、了解古诗词。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 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C. 在那恒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D.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