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从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学科算起,50多年来,人工智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研究获得了各种基金计划的支持;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大企业也加入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行列。人工智能已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由它所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材料二: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①突破了100亿元,增长率达到43.3%,预计2017年底产业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亿元。从技术方面看,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累计达到15745项,位列全球第二。

       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图

材料三:随着相关技术相继走出实验室,人工智能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业界普遍认为,2017年是“人工智能应用元年”。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机器人医师”“智能医院”纷纷出现,这得益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关键技术快速发展,及其所促成的医疗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在安防领域(智能监控和安保机器人)和个人助理领域(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理、家庭管家),人工智能近年的发展最为火热。

在汽车制造领域,虽然“全工况无人驾驶汽车”③仍前路漫漫,谷歌等无人驾驶技术还离不开人的操控,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将其纳入到了重点发展的领域中,智能自驾汽车已经对交通运输业产生了深远且革命性的影响。

此外,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发展热度也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仓储物流、智能导购等电商销售中发挥巨大作用;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语音视觉识别等方式来分析交易数据等信息,从而为客户提供投资金融理财等服务;更能通过智能评测、个性化辅导等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

(注)①产业规模:是指一类产业的产出规模或经营规模,产业规模可用生产总值或产出量表示。②市场规模:指市场容量,市场规模主要是研究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可能包括目标产品或行业在指定时间内的产量、产值等。③全工况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的最高层次,即车辆可以在任何道路环境下实现全面自动驾驶。

1.根据材料二中图片的内容,把该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2.从这三则材料中,你获得了有关“人工智能”的哪些信息?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图表序号处的内容补写完整。

3.运用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人工智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1.2015—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2.(1)定义(2)发展历史(3)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获得资金和企业支持(4)医疗领域 (5)电商销售领域 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中国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情况说明得更具体、准确。“绝大多数”是表示范围的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将其纳入到了重点发展的领域中,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得益于人工智能在个人助理领域的飞速发展,家庭智能扫地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现代居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家庭智能扫地机能自动识别并记忆清扫路径,自动识别路障,清扫垃圾,吸附灰尘,承担了很大部分的家庭清扫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给统计图表拟标题的题目,如此题找到“比例”项目,抓住表格下角的文字内容,抓住4个关键词:2015—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和增长率,整合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看懂树状结构,从材料中提取相关词语作答即可。如第一空为“定义”;二空为“发展历史”;三空为“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或获得资金和企业支持”;四空为“医疗领域”;五空为“电商销售领域”。 3.试题分析:(1)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突破了100亿元,增长率达到43.3%……达到152.1亿元……增长至344.3亿元……达到15745项”明显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2)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绝大多数”是表示范围的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将其纳入到了重点发展的领域中,实事求是。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儿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暮苍山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24版)

1.文中为什么要写到母亲?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文中的“女人”是个怎样的人。

3.“她娇小、瘦削”不仅写了这个女人的外貌,还为下文的哪处细节描写埋下伏笔?

4.试分析文中第①段和第③段画线句子描写墙角处的那朵“无名花”的作用。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守着花一样的芬芳》的理解。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5)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百丈山①记

朱 熹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②险绝。于林薄③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④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⑤山西南缺,前揖⑥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⑦数。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⑧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①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②昧:昏暗。③林薄:草木丛生。④瀵涌:喷涌。⑤当:正对着。⑥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⑦殚:尽。⑧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

B. 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

C. 前/揖芦山

D. 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烛____________

(2)旦____________

(3)诸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百丈山的奇丽景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晴野望

王 维①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②。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③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④。

(注)①王维: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②氛垢:雾气和尘埃。③白水明: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④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描写雨过天晴诗人眺望所见之景和农事,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B. 首联“原野旷”“无氛垢”突出了经过雨水冲洗后空气特别清新明净的特点。

C. 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颈联写溪水闪烁着银光,青峰突兀而起。

D. 尾联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机,也写了农村百姓劳作的艰辛。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就抓住了新晴的特点“原野旷”“无氛垢”,总领全诗。

B. 颔联从近处入笔写“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承首联的总写接笔细描展开。

C. 颈联的“白”“碧”,一白一碧,一近一远,远近相衬,色彩鲜明。

D. 在此诗中,王维描写动景,有意选用“明”“出”等字眼以静写动。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句式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陈述句)

B. 寒假来了,你是去学书法,还是去学钢琴?(疑问句)

C.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感叹句)

D. 白杨树是不是树中的伟丈夫?(反问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