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题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1)范文: 唱给母亲的赞歌 总想让那如灵泉一般动听的歌声淌入您的心底;总想让那如春风一般和煦的歌声传入您的脑海;总想让那如雨露一般甘甜的歌声萦绕您的耳边。你听!那是爱的赞歌!你听!那是感恩的赞歌!你听,那是祝福的赞歌!你听!那是献给母亲的赞歌!今天,音符为您跳跃,歌声为您唱响! 妈妈是湖,我是鱼,湖哺育了鱼。 鱼在温暖的湖水中无忧无虑的游着,嬉戏着。湖源源不断的把香甜的书食物和无私的爱输送给鱼,让鱼健康,美丽,茁壮的成长。当暴风雨来临时,湖用自己的湖水保护着鱼,让鱼安然无恙。湖用她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净”的品质,影响着鱼,使鱼心地清澈如水,胸怀宽广如海。当鱼悲伤时,湖用它温暖的怀抱慰藉着鱼的心田。冬天来来临时,湖将自己冰冻,让鱼的心灵温暖如春。 妈妈是阳光,我是嫩草,阳光关爱着嫩草。 春天来临之际,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嫩草,看着小草冒出鲜嫩的绿芽,在阳光的沐浴下,一天天拔高。当小草枯蔫焦黄时,阳光急的满头大汗,带着小草找遍了医治的方法,看到小草又生机勃勃,阳光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当小草被人们踩过,斤斤计较时,阳光总是告诉嫩草:“孩子,你要拥有爱,感悟爱,用爱和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阳光的关爱,塑造了嫩草的性格。 妈妈是溪水,我是在溪中的小石子,溪教育着石。 溪水一次次的冲刷着石子,打磨着石子,当石子经受不住磨练时,溪水总是语重心长的对石子说:“孩子没事,摔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住!坚持就是胜利啊!”于是,石子站了起来,经受风雨的洗礼,经受人生的磨砺,迎难而上,绝不退缩。溪水的教育,使石子奋发刻苦,努力向上,捧回一张又一张的证书,获得一项又一项的荣耀,成就了石子的品格。 妈妈是教师,我是学生,教师教导着学生。 教师的话很简单,但却清楚明了。“孩子,你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精彩丰富、充实幸福,要长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做贡献;不可不学无术,自甘堕落,损害国家的利益。你要积极向上,乐观面对,对自己有信心,用心灵来聆听这个世界,对生活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心。教师的教导明确了学生的目标。 妈妈:当灵魂被您浇灌之后,飘逸出来的是一阵芳香。一路从灵魂的荒漠走来,您是我沿途唯一的绿洲。 妈妈,总想为您唱支歌!我想我唱的歌,不一定婉转动听,但却饱含深情;不一定高亢激情,但却充满着感恩。那是一首赞歌--献给母亲的赞歌! (2)范文: 坚持的力量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铁剑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时,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均告失败。有人嘲笑他说:“你永远不会成功。”爱迪生不为所动,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废寝忘食进行研究。终于,他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枚电灯,带给了世界光明。他一生坚持研究,发明了一系列使后人获益匪浅的发明,把他的名字熠熠生辉地烙在了史册上,经岁月流洗而不褪色,盛名流传至今。是坚持,让他一生光彩。 翻开奥林匹克的百年长卷,亦可发现坚持的亮点,早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夺的了首枚奥运金牌时,24岁的王义夫就站在了领奖台上。此后,国家队的成员更换了一批又一批,可王义夫始终坚持在赛场上,他誓要夺下一枚奥运金牌。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王义夫如愿已偿,夺得十米汽手枪金牌。32岁,他本应功成身退,但质疑声使他留在了赛场上--他要证明自己。终于,在经历了96、00年的两次失利后,王义夫圆梦雅典,用实际行动使舆论哗然。此时,他已44岁,是坚持,让他受挫折而不辍,终于成功。 历史如沉沙折戟,自将磨洗;是坚持,让刘禹锡历经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苦后,终成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是坚持,让苏子瞻身陷“乌台诗案”而坚持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坚持。让柳永全然不顾衣带渐宽,而流下了千古佳话。曹雪芹举家食粥坚持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欧阳修年幼丧父笃学成材;匡衡家境贫寒坚持凿壁借光,终成大学。圣贤们正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诉一个真理:坚持,是通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试问:不能忍受磨炼,有几人能成功?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朋友,从今天起,学会坚持。你才有机会独掌苍茫大地,傲问谁主沉浮。 【解析】本题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唱给 的赞歌”。“赞歌”一般指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注意唱给的对象是谁,可以是亲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老师,可以是给自己影响的陌生人。还可以是一种精神等。题目(二)是篇材料作文。找关键词、关键句,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勤劳,坚持不懈等”。然后围绕“勤劳,坚持不懈”立意行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  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  人工智能  共享单车  无人超市  两免一补  厕所革命  二次元  电竞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

(材料四)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维阿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也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1.解释加点词语。

①欧阳晔鄂州________    ②久不决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独留一人庭      负者歌

B. 出其桎梏饮食    出淤泥不染

C. 自临狱          如土石何

D. 右手持匕      不物喜

3.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

公 曰 杀 人 者 汝 也!

 

查看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示例:

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

4.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 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 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 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