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课外文言文阅读。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信任人才。

 

发现人才 重用人才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重要内容的理解。可分析“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几句。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建议君王要发现人才和重用人才。读懂文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译文: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碰到虎,到沼泽地遇见蛇。返回宫中,召见晏子,他问晏子说:“今日我外出打猎,上山则见虎,到沼泽地则见蛇,这大概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之人国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任用他,是二不祥;使任用了却不委以信任,是三不祥。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一些问题。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沼泽遇见蛇,沼泽是蛇的窝啊。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妻臣     私:偏爱

B. 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C. 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 时时而进      间:间接

2.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3.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 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 “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片段,根据你的积累,写出相应的人物名字和作品名称。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水浒传》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①          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名人传》

直到有一天,一时的绝望,也许是临死前的一阵炽热的狂风将他②刮出家门,来到路上,流浪、逃走,敲一座修道院的门。然后继续上路,终于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倒在路上,再也站不起来。

③《          》

我凝心重重地注视着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姥姥成天忙里忙外,很多时候也顾不上我,于是我就跟着茨冈的屁股转,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每次姥爷打我,他都会用胳膊去挡……

④《          》

进城来,他怎样做苦工,然后怎样改行去拉车。怎样攒钱买上车,怎样丢了……一直说到他现在的情形。连他自己也觉着奇怪,为什么他能说得这么长,而且说的这么畅快。

 

表格中的人物名字:①是__________,②“他”是_________

作品名称:③是《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请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某心理教研室对某校一百零九名初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请结合调查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母对你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学习成绩关心吗?调查结果”

     选项

类别

经常过问学习,从不关心心理健康情况

两个方面都很关心

人数

83

26

比例(%)

76

24

 

材料二:            “你觉得自己存在哪些心理倾向?”调查结果

     选项

类别

时常焦虑不安

自卑

逆反心理

人数

36

31

79

比例(%)

33

28

72

 

(1)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2)小强的母亲经常过问小强的学习,却从不关心他的心理健康,假如你是小强的同学,该如何劝说他的母亲改进自己的做法?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孟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依依不舍,唐果就用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劝她(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

(4)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