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小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小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菙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后特征为洛阳令         (2)大言主之失

(3)使宣叩头主           (4)臧亡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    B. 宣悉以班诸吏

C. 葬以大夫礼    D. 以宣尝为二千石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平?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4.文章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1.(1)特别征召(2)列举(罪状或过去)(3)认错(4)通“藏“,隐藏。 2.D 3.(1)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 4.第一段体现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品质;第二段表现了他的廉洁品质。第一段是详写,第二段是略写,或者第一段以正面描写为主或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臧”通“藏”,“隐藏”;“特征”是古今异义词,“特别征召”的意思。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是“连词,因为”;A项中“以”是“介词,用”;B项中的“以”是“介词,把”;C项中的“以”“用,按照”;D项中的“以”是“连词,因为”。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何、以、理、平”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2)句中的“唯、覆、妻子”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

“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百自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查看答案

古诗文数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长风玻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院溪沙》)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6)“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