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辩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科学。

植物①    喜好颜色,②    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6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6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揭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从内容上看,第2段的第①句与②③两句是怎样的关系?

2.第3段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关联词语应是:①______,②______

3.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植物有情感?

4.第5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1.②③两句对第①句进行了解说。 2.不但而且 3.喜好颜色,喜好声音,有同情心。 4.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植物也有情感)。 5.示例: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有存在的道理,生态环境不容许人类过度的侵占和破坏,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结构的理解。分析第一句话: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几句话是对第一句的解说。注意从内容的角度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本段内容。本段是写植物喜欢声音。这就要求“植物① 喜好颜色,② 喜好声音。”成为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要求句子“植物① 喜好颜色,② 喜好声音。”是递进关系的复句。故应填:不但……而且……。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每一段的大意概括即可。可从每一段的中心句中概括。如第二段,写了植物喜欢颜色;第三段,介绍了植物喜好声音。第四段举例介绍植物富有同情心。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从三个方面:喜好颜色,喜好声音,有同情心,说明了植物有情感。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从文本中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上文分析。结合“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揭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这段话分析:这些发现是指:植物也有情感。 5.本题考查学生得启示或体会,做这种题目时,首先要结合文本,然后联系现实。从正能量的角度阐述。如: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有存在的道理,生态环境不容许人类过度的侵占和破坏,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他老是哭,现在也是。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里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6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在讨论重大的事情。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踮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惟一的一块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朱莉亚跑进街对面的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微笑着问道:“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迈克病得很重,我……要买个奇迹。”

收银员一头雾水。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个穿着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动手术。”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是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用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支付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写: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1.结合文章情节,给文章标题“奇迹”作一个解释。

2.文中有两处细节“弯下腰”“弯下身”,这表现了什么?

3.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朱莉亚的爱心?举出两个例子说明。

4.文中“穿着体面的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5.如果你是朱莉亚的母亲,在看到收费凭证单后,会对朱莉亚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我们每天都接触着水。水是博大精深的,对我们有许多启迪。如“滴水穿石”,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千条江河归大海”,启迪我们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着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从水的特性上,你悟到了什么治学、为人、处世的道理?试为自己拟写一条由“水”所引发的启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查看答案

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

读了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各作一点总结分析。

 

查看答案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下面诗句所表现的内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答。

(1)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潜“篇篇皆有酒”。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一句与酒有关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含有“湖”“海”二字的古诗句各一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