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河    尝射家圃(《卖油翁》)

B. 颠乎      即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C. 非木柿      斯陋室(《陋室铭》)

D. 渐沉渐深    六十而顺(《<论语>十二章》)

2.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A 2.因为“讲学家”只是拘泥于一般的常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 年代:清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在”。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更加/重新。C:这/判断动词。D:罢了/耳朵。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主要原因是:因为“讲学家”只是拘泥于一般的常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注释)①此诗系郑谷告老辞官归隐后而作。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对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C.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D.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2.请揣摩诗人使用叠词“差差”“柄柄”的好处。

3.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单位:岁)

年份

合计

男女之差

1990

68.55

66.84

70.47

-3.63

2000

71.40

69.63

73.33

-3.70

2010

74.83

72.38

77.37

-4.99

2017

76.34

73.64

79.43

-5.7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所体现“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三条特征。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迟疑不语。“您尽管说,”船长对我说道,“他听不懂法语。”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然后回答说:“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无法救治了?”“毫无办法!”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奄奄一息的船员,生命正在慢慢地离他而去。在笼罩着电光的病榻上,他的脸色显得越发苍白。

(1)船员因为受伤而生命垂危,尼摩船长说这位船员是因为什么而受伤的?

(2)生命垂危的船员最后离世了,他被安葬在海底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被安葬在那里?

(3)下列有关名著《海底两万里》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龙纳斯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博古通今,出版过一本书叫《海底的世界》。

B.康塞尔是阿龙纳斯的仆人,忠实沉稳,为人随和,精通分类理论,是个“分类狂”。

C.尼德·兰是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向往自由,精通野外生存之道,脾气暴躁,忍受不了被拘禁。

D.尼摩船长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但是长期的与世隔绝让他变得冷漠、残酷,他反对奴隶制,却还要将暴力强加于人。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杜甫《望岳》)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以身xùn(    )国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miǎn(    )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葛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习俗   A   (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点着生活,   B   (涵养/润泽)着心灵,成为感动灵魂的一种情(    )。倘若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慷kǎi(    )激昂的乐章。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以身xùn______国  ②miǎn______怀  ③情sù______  ④慷kǎi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______  B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