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获奖,第一次迟到,第...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获奖,第一次迟到,第一次骑车,第一次上网,第一次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一次意味着新的开端,第一次意味着新的发展。人们在第一次尝试中成长,社会在第一次探索中前进。

请以“第一次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第一次上台 记得一年级,我第一次在校园上台,那样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呢。 那时,学校举办国庆联谊会,每个班上都有一个节目,老师决定把机会让给我,我暗暗下定决心,非拿到个奖项不可。 到了那天,再等候室里,我的心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忽然,广播里叫道了我的名字,冷不防地把我吓了一跳,我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摔了个“狗啃泥”,还好没被同学们看见,我拍了拍身上的灰,继续往前走,看见罗老师,我不安地挤了挤眉头,罗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我这才安心了点。 走上了台,看见几百双眼睛对着我,我不安地想:要是忘了词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罗老师她对我的期望…… 我鼓起勇气唱起了歌:“月亮船呀,月亮船,载这妈妈的歌谣……”|把一切的不安和紧张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我渐渐地投入到歌曲中,双手随着优美的旋律挥动起来…… 结束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欣慰地点了点头,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努力没白费啊,唱得不错,雅丽!当时,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后来才知道,我没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夺得第一名,金奖。 经过这次上台,让我明白:做什么事只要努力、用心做、就会有新的收获。你们说对吗?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第一次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本次习作是训练要求学生写第一次做的事情,尽量要求第一次经历(这个第一次是广义的,只要是学生记忆深刻、比较难忘的的事,就可以。毕竟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要做到两点:一是把事情写清楚,二是写出自己的感受来。横线上可填“滑冰”“受骗”“游泳”“尝试”“坐飞机”“获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张秀亚的《雪》 一文,完成小题。

①孩子,你见过雪吗?你爱雪吗?

②在我的故乡,常常落雪,为我们装饰出一个银白的庭园,枝上挂满了雪的花环,闪烁着银白色的欢笑。

③我喜欢在落雪的清晓到外面去散步,雪后的大地是温柔而宁静的,一点声息都没有,连那爱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个檐下寻梦去了。我一边走着,时时回顾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脚印,听着雪片在我的脚下微语,我不知道那是抱怨还是欢喜?

④有时,我迎着雪后第一次露面的太阳,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银色的顶巅,等着看雪融的奇景。

⑤雪封的山,被一层白色的神秘包裹着,它无言语,它无声息,它不显露一点底蕴,只静静的坐在那里,毫不理会我这个不知趣的访客。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的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起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啊!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一个圣者的长袍,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同时,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乃完全呈显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叶、松针,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由雪水汇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蓝的如同自盐湖汲来的雪水,那微凉,一直沁透了我心脾。

⑥有一次,正值雪后,天已晴霁,空气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我和一个同学从学校的后门走了出来,走过那道积雪未消的木桥,向古城中的前门走去,将整个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个古色古香,犹保持着我们东方情调的打磨厂──美得悦目的是那犹存古风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还缀着几点细碎欲融的雪花,在风中轻轻的飘扬,看到它,我们似乎读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诗。归途,沿着城墙根走回来,一个骆驼商队,正预备出城,那黄色的驼峰,衬着雪地,竟像是一闪的斜阳,多少年来,我忘不掉那鲜明的一笔。

⑦时候已过午,但我们的游兴未尽,又赶到西直门雇毛驴,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⑧因为雪后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条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属于那一堆堆的积雪和我们两个人了。一路听着驴颈的铜铃,我们多希望看到早梅的影子,但在路边一些人家的墙头,我们只看到墨描一般的梅树杆:“也许我们来得太早了?”相顾有点惘然。

⑨小驴子驮着我们到西山,灰暗的黄昏已在那儿等着我们,赶驴的老头儿嘱告我们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赶不回城。我们也怕碰到校门上的那把铜锁。

⑩我们只有在驴背上默默地欣赏了一下西山银色的峦影,它像一个沉睡了的巨人,在做着千年的长梦,任由外面的世界有着风霜雨雪的变化。

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后一次,那白皑皑的山头,犹如银制的头盔,至今仍常常映现于我的记忆中,伴了那小驴颈上清脆的银铃叮当。

1.围绕着“故乡的雪”,本文写了四件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限四个字)。

清晓踏雪西山看雪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雪》中,作者妙笔生花点染了诗情盎然的雪的图景。

B. 作者善于观察,从平凡中找到不凡的美,如 “树上挂雪的花环”“雪地清晰的脚印”。

C. 第⑾段中“最后一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

D.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第③段中,作者说“听着雪片在我的脚下微语,我不知道那是抱怨还是欢喜”。请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以“雪片”的口吻写一写它们的“微语”,表达“抱怨”或者“欢喜”。

(2) 赏析第⑥段的划线句子。

4.阅读本文第⑤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链接材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本文中的第⑤段与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作顺序和景物特点的角度分析两段景物描写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元方入门不顾  

(4)子安得此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题文)(敬辞与谦辞)

1)称别人的母亲说_______,称自己的母亲说______

2)欢迎询问说________, 称自己的著作说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⑴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①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_____________

②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_____________

③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_____________

⑵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________一书后,才可去玩。

⑶《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

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

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

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

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