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节选自袁中道《夜雪》)

(注释)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杂然而前者    陈:______    (2)者胜    弈:______

(3)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______    (4)太守谁    谓:______

(5)自叹每有欲    往: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

3.(甲)文中“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甲)文通过描写太守与民同乐的感人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乙)文通过对雪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摆开 下棋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是去,前往 2.(1)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2)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翻看数卷书。 3.把“醉”和“乐”统一起来,总领全文主旨。 4.【甲】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在、富有情趣的积极乐观的情感。 【解析】甲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夜雪》 作者:袁中道 年代:明 甲文译文: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文译文: 晚上下起了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离时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从:跟随。而:却,表转折。 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作用。阅读全文,了解内容,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文章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 4.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注意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甲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在、富有情趣的积极乐观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闻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③。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英俊:杰出人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______

(2)能谤于市朝  讥:______

(3)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

(4)开之不广    殆:______

(5)小过    赦: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中人皆可使为君子。

3.(甲)文中的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4.(甲)文中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乙)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九年级某班以“无现金社会”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  “无现金社会”正大踏步而来。“如果兜里没带一分钱,你敢出门吗?”这个问题三年前提出来,绝大部分人都会坚决说“不”。但是今天,随着扫码支付、银联闪付、网上支付等方式的兴起和银行卡的全面普及,(A)很多中国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敢”。(B)有调查显示:大约70%左右的网友认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支付宝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动中国在5年内进入“无现金社会”。

    材料二  “无现金社会”是指多数交易场景中实现交易媒介的数字化,即从支付或者流通的形态上,部分纸质货币演变为电子货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覆盖吃喝玩乐行和政务金融医疗等方方面面;二、减少了现金投入成本,节约货币制造成本,减少碳排放及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三、支付可以瞬间完成,少排队,不用点钞,加速经贸资金流转,使社会信用体系更完善;四、不会出现假币问题,减少抢夺偷盗犯罪,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识别、防范和打击非法现金交易、行贿受贿等有关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材料三  日前,市民李先生开车从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离开时,在岗亭前掏出钱准备支付停车费,收费员却表示,只能通过手机微信才能进行支付,不接受现金。由于手机没电,李先生请求用现金支付未果,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

(1)请各用一组四字短语,概括材料二中“无现金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2)阅读材料一,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请把(A)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语义重复,可删去“____

(3)下表是网友对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使用支付宝或微信付款情况的调查,请根据调查表中的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使用人群

青年人

中年人

老年人

使用比例

94.5%

58.2%

1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材料三中的李先生是你的邻居,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如何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广场舞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可是广场舞在强身健体、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  5月13日,由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主办的“爱海口·动起来”2018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季——广场舞(第一站)在海口恒大美丽沙音乐广场精彩上演,展现了市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日八时,广场舞展演正式开演。展演者身着统一服装,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起舞,精神饱满、精气神十足。据主办方介绍,经常进行广场舞蹈练习,(A)不仅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能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B)通过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宣传,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材料二  小区广场舞、路边商家高音喇叭、楼宇内装修……诸多噪声扰民的难题犹如一团乱麻,切不断,理不清。据了解,2017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群众关于噪声扰民的举报投诉有10591件,数量是各类投诉之首。自2015年开始,济南警方每年都会在夏季集中整治生活噪声。2018年3月31日,济南市公安局将正式实施《关于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治理的通告》,其中对于多种情况下的噪声扰民进行界定,商业活动中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广场舞使用的音响严禁音量过大,等等。

(1)材料一中的画线处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A)处画线句子语序颠倒,应调整为“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将“______”删去。

(2)马上就要中考了,夏雨每天下午放学,都看到邻居张奶奶在小区广场上和一群老太太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很大,十分嘈杂,扰得夏雨不能静心复习。如果你是夏雨,你会怎样对张奶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能够让广场舞既发挥积极作用,又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请你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以“走近家乡的节日风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成宜的风情民俗也消失了;更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材料三  西风东进,“洋节”被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①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

②在世界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邻居赵伯伯要赶在4月5日清明节前回黄山老家祭祖。假设你已经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赵伯伯。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信息,告诉赵伯伯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站。(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合肥某校开展“传承经典——黄梅戏进校园”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校学生会邀请安徽省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先生于2018年5月20日下午14:30~17:30在学校礼堂做“安徽人的黄梅戏”专题知识讲座。校学生会张亮同学拟写了一则海报(见下图),准备在18日张贴。请你补写出这则海报中缺少的三项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安徽人,你一定知道黄梅戏代表作品《天仙配》,你还知道哪些黄梅戏作品?请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团委开展“对对联,赢戏票”活动,请帮助赵斌同学为下面的对联中的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______

上联:富贵贫贱,演出人情冷暖  下联:     

A.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B.闲情虽假,别饶哀乐悲歌

C.沧桑往事,都归檀板金樽    D.悲欢离合,装成世态炎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