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面对单调的生活,我们可以用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面对单调的生活,我们可以用广泛的兴趣爱好去改变;面对疏离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用温暖的笑容去改变;面对僵化的思维,我们可以用富有创意的灵感去改变……世界因改变而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精彩。

请以“用      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范文: 用时间改变 小时候,家里老屋拐角处的屋檐底下,镶着一块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时节,雨水会顺着屋檐汇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没有电视、报纸,可阅读的书籍也很少,除了教科书之外,几本搜刮来的小人书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喜欢的娱乐消遣的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也是一项可以反复运用的消遣方式。 雨,时常会搅扰我的静默。雨点们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样,挤进我的视线。屋檐下的地面,经过雨点的多次击打,已经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沟壑。而那块青石板,似乎没有丝毫的损伤。雨点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无情地弹射回来。“滴水穿石”忽然跃入我的脑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板依旧完好如初。因为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在那些背井离乡的日子里,我的心变得浮躁与忙碌。渐渐地,故乡远离了我的视线,同时远离的还有那些发呆的日子里的一个个遐思。 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块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从前那样完好无损。于是,借着一次探亲的机会,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青石板还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显出现了一些“凹”痕。 很多时候,仅凭我们的肉眼,并不能立即看出事物的某些细微变化,但是时间就像是一架高倍显微镜,让我们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体现在事物的内在特质上。 时间会改变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后,能够坚持脚踏实地,纵然是蜗牛的脚步,也能抵达金字塔顶。 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积土成山,集腋成裘”,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 【解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的语言和语段,为我们打开了写作思路,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该题目关键是对“改变”的理解,“改变”必然有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让我从反面走向了正面(当然,也可以让我从正面走向了反面)。“改变”前后的内容都要交代,因此用到对比手法。这里的改变是一个大的方面。结合题干要求,可以将其内涵缩小:或名人(平凡或伟大的人)、或一句话(平常的或深刻的话)、或一件事(普通的或重大的事)等,直接决定了写作的方向,规定了选材甚至中心。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因为题目的关键是“改变”,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怪单方

余显斌

在小镇,华中医是奇人。他的奇不在看病,在于开药方。

就说那次吧,镇上的刘好来了,浑身长着疙瘩,痒得跳着脚叫。他笑笑,没开单方,到了后院,那儿长着一片草,开着一些花儿,有米米蒿、蒲公英、艾蒿……他走进去,左抓一把,右抓一把,不一会儿,青绿黄白抱了一抱,走出来交给刘好,让抱着这些一路跑回去,病就好了。

刘好一愣:“真的?”

他不高兴了道:“信就做,不信,另请高明。”

刘好抱了这些草啊花啊的,一脸疑惑,按照他的吩咐,一口气跑回家,浑身热汗直淌,水洗一般。下午,身上疙瘩不见了,也不痒了。从此,他见人就说,华中医是神医,是华佗的后代。

别人问时,华中医笑着说:“听他胡咧咧。”说完,又忙着开药方了。

他开的最怪的药方,是给王老八的。

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着膀子走路,有时不高兴了,眼睛一瞪,小孩哭着,马上就停下了。可是,一霸也会生病啊,腰上长个疖子,是闷货。所谓闷货,就是在里面烂着,不出头。这样的疖子很痛,重的会要命。王老八赶到华中医药铺,请诊治。

华中医号了脉,开了单方。

王老八交了钱,提着药包往外走时,华中医抬起头,慢条斯理交代一句:“有一味药没加上啊。”

王老八急了,说加啊。

华中医告诉他,还没到时候。

华中医说,疖子冒出来后,去找朱三,让他抽一耳光,病就好了。

王老八愣了一下,点着头笑道:“就这啊?好嘞!”

王老八回去,按华中医的吩咐,一通内服外贴,第二天,疖子出头了,红得如桃。他想,疖子好了,自己干嘛去找街上一个臭要饭的抽一耳光啊?以后,还能混人吗?

他熬着,不去。

当天晚上,疖子痛起来,刀子一样剜着,他哭爹叫娘的,第二天天一亮,就急忙赶到华中医药铺,直喊救命。华中医撩起眼皮看他一眼,扔下一句话:“我救不了,找朱三。”

王老八愣愣:“真管用啊?”

华中医仍是一句:“信,就去。不信拉倒。”

王老八去了,在街道上遇见朱三,忙拦住道:“抽我一耳光。”

朱三吓坏了,他没少让吴老八揍过。因此,忙摇着头,转身准备跑。王老八一把拉住他,指着自己鼻尖喊:“抽我一耳光。”

朱三被王老八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坏了,连连摇头。

街上过往人见了,都围拢来。王老八的疖子使劲地痛,痛得他再也顾不得面子,咚一声跪在朱三面前:“求你行行好,抽我一耳光吧。”

旁边人见了,都喊:“抽啊,快抽啊。”

有的年轻人撸了胳膊上去,准备代劳。王老八忙声明,必须朱三抽。

朱三在大家鼓动下,抡圆胳膊,啪的一耳光抽在王老八脸上。所有镇人见了,都大声叫好。王老八血气上涌,浑身发热,疖子竟然不痛了。他面对大家的叫好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转身低头走了。

以后,他再不横着走路了。他说,自己一直以为大家怕他呢,原来,大家竟这样恨他。

华中医听了,微微一笑:“病好了。”

大家都愣着,不知他说谁。

至于给周友看病,是后来的事。

周友头晕,时时有要摔倒的感觉,可走遍各医院,医生都说没病。

华中医看了舌苔、眼皮,然后给号了脉,一脸沉重。

周友慌了,忙问:“要紧吗?”

华中医嗯了一声,没说话,拿了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开了单方,让弟子按方捡药,捣碎研末,马上就喝,疗效最佳。不然,时间一长,药气散了,就没药效了。弟子苦着脸为难了,因为,有一味药柜上没有。

华中医问:“啥药?”

弟子告诉他:“人中白。”

华中医急了:“这是药引子啊,救命的。”

周友一听,鼻尖冒汗,忙问:“人中白是啥,很贵吗?”

华中医告诉他,尿碱。

周友长嘘一口气,心说,这个好找啊。可是,华中医摇摇头,难找。这样的药引子,需在尿罐上刮取,须得九十岁以上老人的。

周友不解,忙问为啥。

华中医说,他要用的人中白,积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周友忙去打听,左近一带,九十多岁的老人只有一个,吴大爷,孤老头,尿罐就放在厕所里。周友很高兴,想买,可老人无论如何不买。还是华中医赶到,好说歹说,一口价,三十万。

老人勉强松口,周友忙放下钱,提了尿罐就走。

事后,老人连连感谢华中医,救了自己。华中医呵呵一笑,告诉老人:“我是救那个富豪,救他的良心。”

1.这篇小说围绕“怪单方”主要写了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2.小说开头写华中医给刘好治病,有何用意?

3.请联系全文,分析王老八和周友以前分别是怎样的人。

4.华中医为什么给王老八和周友二人开这样奇怪的单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5.小说标题“怪单方”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杜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往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一国只占2%,排行榜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三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 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国际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C. 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亚2~3倍,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

D. 人工智能是一个能使“强者更强”的产业,关键在于;它掌握了大量数据,从而使得公司和企业走向良性循环。

2.请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的具体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宫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成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及荆江二州刺史。②录:收取。③正会:元旦集会。④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⑤厚头:竹子根部截掉不用的部分。⑥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咸不解此意。

(2)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题目。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河        止岩下(《<列子>一则》)

B. 当求于上流      益慕圣贤道(《送东阳马生序》)

C. 不可得          读之日(《赵普》)

D. 不知二者多矣    人履板(《梵天寺木塔》)

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思。

1.这首诗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秋”的?

2.诗的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下列诗句中,与“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B.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