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田赞谏荆王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对曰:“衣又有...

田赞谏荆王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对曰:“衣又有恶此者。”荆王曰:“可得而闻邪?”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赞贫,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意者为其义耶?甲兵之事;析人之首,刳人之腹,堕人城郭,系人子女,其名尤甚不荣。意者为其贵邪?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人甚不安,之二者,臣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说虽未大行,田赞可谓能立其方矣。 

注释:田赞:人名。恶:不好。甲:铠甲,甲兵:指战争。人之首,人之腹,人城郭,系人子女:析,劈;刳,剖开;堕,毁坏;系,拘禁。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限2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臣本布衣.    B. 可得而闻.邪/卒或有所闻.

C.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 富厚无敌./恐前后受其敌.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2)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

4.田赞怎样一步步劝谏荆王放弃战争的?

 

1.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 2.C 3.(1)我私下认为大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如果总是想着去害别人,别人也一定想着如何去害他。 4.他故意穿上穷书生的衣服去见荆王,引起他的注意并引发质疑,接着借回答荆王问题时步步推进,先把盔甲当做普通的衣服来数落,再引到战争上面,最后达到劝谏的目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此题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 2.试题分析:C项加点词语意义相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A前者“衣服”,后者“平民”。B前者“是……听到”,后者引申为“收获”。C前者“对手”,后者“攻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阅读颈联,加以赏析。

2.诗中直接抒情的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2)请从怒辞杨宅和孙侦探的敲诈这两个情节中选择其一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阳关雪》的作者是余秋雨,作者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B.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名绍钧,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他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隔膜》、《火灾》等。

C. 《治水必躬亲》是明代钱泳所作。他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谈诗》等。

D. 《明天不封阳台》从生活起居中碰到的一件小事入手,不仅生动描写了两代人对小动物的爱护,同时在描写记叙的过程中加以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存的“环境保护”的主题。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A. 他自出心裁地装扮了这间教室,使教室非常漂亮。

B. 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街道上尘烟里,生灵挤挤。

C. 事情的发生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定是那些别具匠心的人设下了圈套。

D. 他们因地制宜,在花园的角落辟出一块草坪,作为儿童娱乐区。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习题。

当你留连祖国的名山大川,cháng yáng(   )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烦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            ,            ……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改为____)(____改为____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

(3)根据前文句子,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