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使用网络语言应取舍有度 ①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使用生态呈现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使用网络语言应取舍有度

①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使用生态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多样性。放眼望去,习用者张口“蓝瘦香菇”、闭口“臣妾做不到”,这边站着傲娇的甄嬛,那边是伤不起的宝宝。成语被重新阐释,诗歌连同诗人被娱乐:杜甫很忙,李白睡得香,屈原躺枪……以上如果说仅是无伤大雅的打趣,类似把“医生”写成“医牲”、用“土肥圆”消解他人外在形象的“新词新语”就另当别论了。

②更有部分网络新词新语或内涵庸俗或带着戾气,部分网络新文体或无病呻吟或虚张声势,皆从网络流入日常生活。其中,网络低俗词语要脱敏,往往借同音或近音字粉墨登场,但不管其形式如何花样翻新,只要一说出口,其读音本身便暴露出低俗内涵。充斥戾气的新词语同样喜欢借同音字遣词造句,但与低俗词语脱敏不同,暴戾词语往往为达到诋毁、攻击目的而选用矮化他人人格的文字。流行新文体多模式单一、雷同,如“咆哮体”“逼转体”,使用者仅通过变换其中某几个字词就构成一段文字,表达内容空泛,给人削足适履之感。

③语言系统其实具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通过分层过滤,淘尽渣滓、淬炼真金。虽然如此,当下部分网络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

④一方面,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另一方面,低俗、浮夸的网络语言过于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流行文化的气质内涵。言为心声,语言反映人的思想境界。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再造。只是这种理解和再造的主流,当是对汉语言之美的正面涵养,而不是一味抖机灵式的戏谑恶搞。这一类网络新词新语对中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未成年人语言鉴别能力尚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健全,但追新求奇、张扬个性心理强盛,所以也是最容易不加理性判断就盲目接受这类新词新语的群体,或将在无意间种下“游戏文字”以及语言传递出来的“游戏生活”的种子。

⑤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旧质语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质语言要素的产生,这是语言创新的必经阶段。对其中无伤大雅者,我们尽可以抱着宽容心态和开放眼光对待,对庸俗暴戾、浮夸恶搞者则当有所规范、有所引导。

⑥首先,要加强媒体语言使用规范。媒体肩负传播文化,引导舆论,服务大众等重要责任。在语言使用上,媒体应首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严格约束自己不使用低俗暴戾词语,同时,在抵制低俗暴戾词语时不失语。其次,要加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语言规范。家庭和学校应充分认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写作,教育学生远离低俗词语和暴戾表达。

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则需具备主动甄别的意识。说话作文,譬如行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有雅俗之别,俗有高下之分。如何在海量的新生语言质料中趋雅避俗,要求语言使用者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同样要注意的是,言之无物,何以文为?主动使用规范语言,避免空泛表达,光有甄别雅俗的眼光还不够,还需要主动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语言风格多样化,除了“有趣”,更有典雅——既有气质、又有内涵,这是语言建设根本目标。

⑧规范是堵漏洞,引导是疏淤塞,语言文明建设需要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辅以规范。如此,构建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语言生态环境就不远了。

(选自《人民日报》2018.4.6)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字“脱敏”的含义。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应该如何规范引导那些庸俗暴戾、浮夸恶搞的网络语言。

 

1.用“蓝瘦香菇”“杜甫很忙”等现象引出语言使用生态多样性的特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论证部分网络词语内涵庸俗或带着戾气。 2.借助同音或近音字粉饰自己,流入日常生活,为人所接受并使用。 3.比喻论证,将消解文字内涵的部分网络新词新语新问题比作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华而不实,生动具体的展现了它们对文字自身带来的冲击,进一步论证了使用网络语言应取舍有度的中心论点。 4.首先,要加强媒体语言使用规范。其次,要加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语言规范。我们自己需具备主动甄别的意识。还需要主动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引出语言使用生态多样性的特征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内容上作为事实论据论证部分网络词语内涵庸俗或带着戾气的观点。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把握。“脱敏”本义:使(致敏者或过敏者)对致敏物不敏感或无反应。语境义:借助同音或近音字粉饰自己,流入日常生活,为人所接受并使用。在答语境义的时候,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内容。 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明显是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①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②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③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 范滂传》)

注释:①仲博:范滂的弟弟。②龙舒君:范滂去世的父亲。③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和杜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即自狱    

(2)勿增感

(3)有令名    

(4)滂死则祸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子何在此       坛而盟    B. 惟大人割不可忍恩   马千里者

C. 何敢罪累君     塞忠谏之路也    D. 伏床泣             临溪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

(1)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试分析下片末句是怎样写出歌声动听悠长的。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和名著阅读。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1)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但这些说法在现在看来并不十分准确,这体现了物候现象受__________影响。

(2)当今社会,不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并不太了解,请拟写一则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广告语。

(3)谷雨是谷物的及时雨,《水浒传》中________的绰号也叫“及时雨”,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这个绰号的含义。

(4)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陕西风翔一带的谷雨贴就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的字样。《西游记》中就有一只神通广大的蝎子精,她蜇伤过________________,令他们疼痛难禁。最后这个妖精被二十八星宿之一的________收服,

 

查看答案

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4)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5)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7)曹操在《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带细水,两岸花柳,曲线玲珑,瘦而不弱。瘦西湖的水离岸很近,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像xiāng qiàn有边的玉,特别是在岸边杨柳与水相应的和谐,别有风姿。且装一瓶湖上的风,或折几枝堤上的柳,演绎出千年的风流。瘦西湖驾诗而来,与展开想像之翼的我来一场风云聚会。空山钟声远,诗意yíng天外;明月箫音长,风yùn绕心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