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

汝亦射乎     ______

无他,手熟尔   ______

3.翻译句子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D 2.自夸懂得了解只不过 3.1)(陈)曾经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不离去。 (2)(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康肃笑着打发他走了。 4.不要骄傲自满,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强调陈尧咨射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写出陈尧咨射箭技术的高超,正好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由此引出两人对话。其它三项都以偏概全。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惟”:只不过。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懂得了解”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释”“睨”“去”“无他”“遣”等字词的翻译。“尝射于家圃”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4.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熟能生巧、人外有人的角度作答。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5)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6)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查看答案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下列对诗歌情感解读正确是()

A.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贫困的生活的慨叹。

B. 这首诗赞美了文帝求贤若渴的作为。

C.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

D. 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贾生的不屑。

2.下列对诗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B. 文帝把被贬到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作者深受感动。

C. 第二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词,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器重,是诗歌的转折处。

D. 文帝连鬼神之事都要过问,可见文帝对民生的关心。

 

查看答案

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

原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

A. 被动句:小李被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

B. 反问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怎能不激怒小李?

C. 否定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不能激怒小李。

D. 感叹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啦!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家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 袖手旁观 

B. 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尸横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C. 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 谨言慎行的小华担任班长。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得大多数”再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A. ②④①③

B. ④③ 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