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周而复始:__________...

(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香鸟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冰、雪等)变成水。

(6)________:依次。

(7)________:相差很远。

(8)________:怀胎生育,文中指生长。

(9)________:动作轻快的样子。

(10)春天小草________出嫩芽。

(11)他________了出门打工的念头。

 

(1)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2)花儿飘香,鸟儿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3)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4)每年都是这样。 (5)融化 (6)次第 (7)悬殊 (8)孕育 (9)翩然 (10)萌发 (11)萌生 【解析】试题分析:(1)至(4)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成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成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5)至(9)考查根据词义写出的词语的能力。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词语语含义的把握,对词语字眼的记忆。根据词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词语。 (10)(11)根据语境填充词语。因为是形容春天小草发芽,所以应用“萌发”。支配“出门打工的念头”所以应用“萌生”,这种搭配既合乎习惯,有合乎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次dì              shuāi草连天

销声nì迹          草长yīng飞

    

        

 

查看答案

(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育     农        簌       

  载

   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 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独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1)“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2)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3)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