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男有

(2)不独其子

2.翻译下列句子。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盗窃乱贼而不作。

 

1.(1)职分,职守。(2)以……为子。 2.(1)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盗窃财物、造反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子”是意动用法,“以……为子”;“分”是古今异义词,“职务,职守”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恶、于、身、为”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本句为倒装句;(2)句中的“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查看答案

如何理解和评价“大同”社会?

 

查看答案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

 

查看答案

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解释。

 

查看答案

文中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