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老舍《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

阅读老舍《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段(二)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慢慢的把宅门都净,他又了个第二回,这次可就已经不很灵验了。他看出来,这条路子不能靠长,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车容易挣钱的主意。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1.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

(1)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一)中的画线句子。

(2)分析选段(二)中两处加点字“串”的作用。

2.选段(一)(二)突出了祥子性格的前后变化。试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

 

1.(1)比喻、夸张手法,将雨道喻作箭头和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之大、之猛,写出了祥子在雨中挣扎拉车的不易,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2)串在这里是走动的意思,连用两个“串”字,更加形象突出了祥子的好吃懒做、死乞白赖。 2.前:自尊自强、吃苦耐劳、为生计、为梦想敢于挣命。后:偷奸耍滑、死乞白赖、好吃懒做、 自暴自弃、贪图享受。 变化原因:祥子悲剧的直接影响——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沉默、木讷、内向、软弱;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北平,新旧军阀的连年混战,地主阶级、军阀对工农的剥削,人吃人的冷酷社会。 【解析】 1.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用了比喻、夸张手法;(2)“串”字走动之意。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或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这需要对原著情节内容的熟悉,对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把握,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骆驼祥子》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的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无留牍(dú ):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②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阻之 

②民得活

发谷与民

万余人

(2)下列各句与“去任之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    B.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C. 或阻之    D.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父 老 沿 途 送 之   (在主谓间停顿)

曾 任 范 县 令      (在动宾间停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上有谴,我任之。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4.阅读文章,说说郑板桥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姚范的《山行》一诗。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1)下列诗句与本诗抒发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A.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赏析第二句“春风窈窕绿蘼芜”的表达效果。 

(3)细读全诗,说说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初一语文组在4月份开展“诗词里育家国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吧。

(仿一仿,情更浓)

(1)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代表人物有屈原、陆游、辛弃疾等。请根据示例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合所选诗人的品德以及作品进行仿写)。

示例: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我的倾情仿写:① 

②  

(创一创,意更远)

(2)年级组打算以“我心中的偶像诗人”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邀请你做主持人,请撰写一段开场白。

我的智慧表达:                                                                                 

(改一改,爱更绵)

(3)下面是语文组发布的一则关于“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指出来。

关于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

初一年级各班级: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①提高广大学生诗歌朗诵的意识,语文组定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爱国诗歌朗诵会”。②题材不限,凡讴歌祖国、歌颂英雄等健康向上的作品,均可作为朗诵。每班一名选手参赛,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选拔。请各班参赛选手于周三下午两点到初一语文办公室抽签。

                            初一语文教研组

                                                2018年4月13日

我的准确修改:

第一处:                   

第二处: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补全人物档案)

根据小说《骆驼祥子》填写下面表格,完善主人公祥子的社会关系档案。

祥子社会关系

身份

妻子

恋人

雇主

仇人

称呼

虎妞

曹先生

性格

勤俭善良

恃强凌弱

 

(辨析典型情节)

(2)下列有关名著典型情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骆驼的出现重新点燃了祥子买车的愿望,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成为了泡影。

B.《红岩》中甫成高是出卖江姐的叛徒,他引诱江姐被捕时,其叛徒本性完全暴露了。

C.《创业史》中郭世富进城买稻种,一心为公,觉得吃苦就是享乐。

D.《白洋淀纪事》中水生夫妻话别时,水生最后的嘱咐是:“不要叫汉奸捉活的,捉住了就要和他们拼命。”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鲜克有终。 

②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

③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用一声“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