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填空。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山中杂诗》) (2)__...

填空。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山中杂诗》)

(2)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5)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春望》)

(6)青林翠竹,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1)竹中窥落日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水是眼波横 (5)浑欲不胜簪 (6)四时俱备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窥、溪、浑、簪、俱”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江西]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山 行

[唐] 项 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 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 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 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 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 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 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查看答案

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诗海泛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2)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劳动果实被掠夺的遭遇,揭露了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________”的罪恶。

 

查看答案

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