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弗敢_____   (2)小信未_____  (3)彼竭我,故克之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B. 《曹刿论战》善用衬托之笔,如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写鲁庄公的“鄙”是为了反衬曹刿的“远谋”。

C.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句话充分说明鲁庄公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支持。

D. 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1.(1)虚报;(2)为人所信服;(3)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够(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会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枯竭。 3.C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加”:虚报。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狱”“虽”“情”“鼓”“再”等字词的翻译。“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的翻译。 3.试题分析: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是取信于民及战争取胜的关键。而不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标题,并说明理由。(标题限30字以内)

本报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各地在中小学中组织开展一次以“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开一次主题班会,并选择“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作为主题,其中之深意值得思考。而如何开好这个主题班会,同样值得思考。

选择“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作为班会主题,对于在新时代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大意义。……

标题:

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媒体报道,今年前四个月,全省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守交规、超速行驶是主因。(删除“引发的”)

B. 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近日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上“的消息”)

C.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在“实施”前加上“学校”)

D.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秦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已写好放您桌面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

B. 各位尊敬的家长,诚邀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此次家长会,我们班全体师生期待你们的光临

C. 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在这次助学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为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捐助了三百元。

D. 虽然这次考差了,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迎头赶上来,如果你有需要,作为你的同桌,我一定不吝赐教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ò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pánɡ bò_____之势,在田野上滚动。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kè jìn zhí shǒu_____

(4)我的心在shóu gǔ lín xún______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要求默写古诗文:

(1)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能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