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杜甫《春望》) (2)东风不与周郎...

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杜甫《春望》)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天涯海角,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1)家书抵万金 (2)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了却君王天下事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雀,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炫耀   报不平   一代天娇   头晕目眩

B. 苍茫  闭门羹  沧海桑田  险象迭生

C. 泛滥  核潜艇  粗制烂造  张慌失措

D. 班纹  脱口秀  克不容缓  顾弄玄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赠/    /影影    百战不然自得

B. /枪    /走马    差不齐/重在

C.     审时    重蹈覆见底

D.     首低眉    眼花歌声

 

查看答案

题目:凝望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1)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2)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3)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4)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5)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6)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7)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8)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9)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10)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11)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12)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13)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14)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1.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老赵的麦田因拆迁被村里卖掉,他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不顾劝说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

再发展:镇长出面,老赵答应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之后让出自己的土地。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麦子黄了,众人前来围观,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

2.第(7)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第(1)段“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一句中的“肆意”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第(7)段划线的句子。

4.这篇小小说最初发表时,题目是“老赵的麦田”,其他刊物转载时改为“老赵”。你认为哪个题目恰当些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