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尝试错误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尝试错误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劝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3.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3.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4.运用了引证法(引用论证方法)、例证法(举例论证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更让人信服。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题根据题目、开头和结尾综合分析,加之用“可见”作提示,文章中的“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就是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完成小题。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恰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伯件,我也依得。”

1.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____

2.上文是该部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叫做:_____ ;原著中,因为蒋门神______,所以才被武松痛打;请再写出原著中两个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名称:____________

3.选段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 (2)但当涉猎 ___ (3)蒙以军中多务 ___(4)及鲁肃寻阳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2.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3.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6年,跟《西游记》相关的电影同时勇现出来。从2016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大圣归来2》动画片到很快提上日程预计在2017年公映的续集拍摄,一部《西游记》,就像一口永不枯jié的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西游文化”的格外繁盛,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其对人物的刻画。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哪个不是中国人性格、命运和欲望的某种yÌng射?其中,又尤以孙悟空的形象最为经久不哀,俨然成为当代“西游文化”的核心元素。我们甚至可以说,孙悟空形象的演进,伴随了中国人的集体身份与人格变qiān的整个过程,我们在这只石猴身上寄托已不仅仅是“想象”,而有着更为实际也更为沉重的文化内涵。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语段上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4)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B. 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 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