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先帝遗德________

(2)杀人者死,伤人者________

(3)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4)王虽为之,而令吏弗诛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3.用“/”给句子划分停顿。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4.(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5.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1.发扬光大;罚;昭示;恩赐。 2.(1)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3..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获得一定的认识。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 【解析】甲文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乙文选自:《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年代:秦 甲文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乙文译文: 墨家有个有名的人叫腹䵍,住在秦国,他儿子杀人,秦惠王说:“先生年纪大了,没有其他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要杀他,先生这件事你就听我的吧。”腹䵍回答说:“墨家的准则说:‘杀人的人死,伤人的人被判刑。’这正是禁止杀人伤人的。禁止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大王即使赐我儿子活命,命令官吏不要杀他,我不能不坚持墨家的准则。”没答应惠王,于是杀了他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了;忍心割去自已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䵍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光:发扬光大。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若:如果。宜:应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自然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 迁之大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师节来临,我们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老师的由衷赞美。

(5)古诗文中描写花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中抒发浓浓的乡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填空。

(1)选出下列课外名著的的说法有误的一项_____

A.格列佛和鲁滨孙一样,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开拓者。

B.《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C.《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参加这次行动的共有八个人:晁盖、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

D.祥子最大的梦想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2)《红岩》这部小说中,渣滓洞的战友绝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如果你是一棵青松,就不要害怕严冬的侵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不要害怕乌云的遮蔽。挫折往往是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

毕业了,在班级的QQ群里,同学们都在给老师留言,你一定有好多话想对老师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不得透露学校的真实信息),不少于4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并未其实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扔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认识旷远。

A. “缔造”“体味”都是动词,“不朽的生命”“优美的诗句”都是偏正短语。

B. “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一句中,“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作状语。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复句。

D.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并未”去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