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国人对诗词的兴趣。一时间,唐诗宋词扑入了寻常人的生活。但生...

《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国人对诗词的兴趣。一时间,唐诗宋词扑入了寻常人的生活。但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为什么要读诗?社会上众说纷纭。而有一条回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就是你处当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烂熟于心的诗,触发了共情的钮,才能懂得“诗词之美,读诗之妙”。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请写出来,题目自拟。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2)字数在600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参考例文 一句诗给我启示 酷爱诗集,酷爱诗人。一个人的夜晚,月朗风清,繁星点点,我总喜欢挑一盏青灯,手捧一卷诗集,穿梭在诗词的大千世界中,体味生活。 几个月前,一档文学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爆中国,身为诗词爱好者的我自然不肯放过,每周五的晚上都要准时观看。 记得第一次看这个节目时,我兴致勃勃地跟着百人团答题,结果连续答对好几道题,这时,我不禁暗中得意,沾沾自喜地想:哈哈,原来我这么有文化啊!可是,下一道题却把我难住了,这本是我熟背的一首古诗,但是这道题让我找错别字,我顿时丢盔卸甲,手足无措。 “滴,滴,滴﹣﹣”伴随着计时器无情的敲打声,我急得焦头烂额,如坐针毡,没想到,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妈妈忽然大喊一声:“是B!”我惊诧地望向妈妈,她淡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光背不行,还要理解他的意思,这样就能推出哪个字是对的了。”我顿时恍然大悟,背着手不好意思地笑了:平时,我背古诗光死记硬背,从不看意思,也不听妈妈的劝,看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近几日,我又迷上了一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全片看完,我不禁为项羽沉浮波折的一生感叹。但同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杀的想法究竟是对是错?本想翻开历史书查找,却在书架上无意找到我爸爸上大学时买的一本《唐诗宋词全解》。我心一动,用手扣下那本封尘已久的书,吹开落满灰尘的封面,翻开来看,暗黄色的纸张透露着古朴的文学气息,这时,我的目光落在杜牧的那首诗上:江东父老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呀!我想到:江东父老能人辈出,为什么项羽觉得会对不起他们呢?他可以东山再起啊!这时,我仿佛看到杜牧峨冠多髯地向我走来,捋着花白的胡须,向我点头道:“汝之才思之奥,辨识之深,可教也!” 忽然间,我想起来语文杨老师前几天教我们的诗词:“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看来,诗词之间是互相串通的啊! 浩瀚的诗海波澜壮阔,撑一叶轻舟,随著起伏的浪花荡漾,在诗词中品味风花雪月,看尽大千世界,了悟人生哲理。一盏青灯,一杯香茗,一卷诗集,如此,甚好。 【解析】①审题立意:由题意可知,本题应创作一篇记事类的文章,回忆自己突然想起一句诗,然后触发了内心情感的事件。文章的主旨应为通过这件事,懂得了诗词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②思路点拨: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件或几件与诗词相关的事件,事件当中体现了的感情要与诗句中的感情相契合,事件宜小不宜大,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自拟题目时,题目要么能概括主要内容,要么能揭示文章主旨。题目要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均可,但后者要求文字水平较高,不建议采用。④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百合花开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1)依据提示填空,完善文本线索。

①百合花:初见百合花→移植成功→①_____→再度生长→又见百合。

②“我”的情感变化:②_____→憧憬和幻想→忧伤→③_____→惆怅和怀念。

(2)赏析:

①第④段“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②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3)在“我”成长路上,百合花给了“我”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1.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

2.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3.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

﹣﹣《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②豕(shǐ):猪。 ③以:用来。④截断水杨树枝条。⑤鬻(yù):卖。⑥伪汉:指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与东晋对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给 其 衣 食 令 育 与 其 子 同 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育常有拾薪  暇:_____②于是郭子敬闻而之  嘉:_____

3.王育是如何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位博通经史的学者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杜  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