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上面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相同的情怀?

2.请选其中一首诗,结合语句简要分析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表现这份情怀的。

 

1.都表现了诗人胸怀宽广、眼界开阔、抱负远大、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2.示例:《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借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表现作者渴望统一天下的情怀。《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修辞手法,借古塔之高,表现作者立足点之高,抒发眼界开阔,志存高远的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诗歌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胸怀宽广、眼界开阔、抱负远大、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2.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如《观沧海》表现作者渴望统一天下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级举行“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微信内容的调查表,请你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向同学发出倡议。

信息内容

明星八卦

各类自拍

幽默笑话

读书学习

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游戏战绩

分享比例

19%

17%

18%

8%

7%

9%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朋友圈中分享读书的快乐。请你续写出下面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童年》中的故事,困境中有温情。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正是邻近年底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冷。校园里的行人寥寥无几。一个小伙子一手拎着行礼,一手擦着额上沁出的汗珠,露出一脸的焦着。就在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专注地扫落叶,赶忙跑上前去问路。

(1)____应该为____;  (2)____应该为____;  (3)____应该为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gū gū zhuì dì)的啼声,喜泪如雨。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zhàn lì)在浓烈的艺术中,使人叹为观之。

C.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yìn bì)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D.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zù rán)长逝以后,我便学会逆来顺受。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感叹人生,辛弃疾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而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却将头发斑白渐近衰老的现实抛在脑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