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门卫老宋 搬来新居快三年了,两个门卫中,其中的一个门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门卫老宋

搬来新居快三年了,两个门卫中,其中的一个门卫换的和走马灯一样勤,三天两头都是新面孔,只有老宋,始终没有挪窝。

其实,叫他老宋,是对他的尊称,老宋并不老,因为他所从事工作的缘故,总会让人把他同“看门老头”画上等号。

因为小区的另一栋28层的高楼还在建设中,物业公司为节约开支,只安排两个门卫守着我们这个名称为“滨江豪园”的小区。一早或一晚,我上下班经过门岗,总能看到身着蓝色保安服的老宋,很负责任地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时,他也会拿着一个红色的探照灯,来回在各个楼道巡视。

今年开春的一个深夜,小区顶层18楼的几户人家招了贼。第二天,整个小区像炸了锅,围着老宋说落个不停,有的人嘴上没德,还恶言恶语地骂起人来。老宋蜷缩在厚厚的人群里,低着头,面有难色,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不争辩也不解释,任由失盗户指责。其实,话又说过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即使是我们入住的是公安局的家属楼,贼要是成心想偷了,也一定能得逞。

又过了几天,从门岗经过,我依然热情地和老宋打着招呼,老宋应和着,可看他的面容,明显地有很多歉意,好像一个没有考及格的孩子。老宋叫住我,善意地提醒说我家门口的鞋子可以拿到屋里去,怕被坏人拿走。那两双鞋子,都是先生不想穿的皮鞋,我是有意放到防盗门边,做个假象来防贼的。

又聊起几天前小区失盗的事情,我提醒老宋说:“当晚,又不是你值班,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你猛批一大餐,你怎么不解释一句。”老宋局促地搓着那双干枯的手,声音低低地说:“不管是谁当班,都是我们门卫没做好,‘财物连心儿连心’,现在公安局又没有破案,那几户人家更难过,他们说几句难听的,发泄一下,心里也舒服些。”

家里窗户的两个插销坏了,我到建材市场找维修工,维修的小师傅一听我入住的小区,笑着说,他老爸就是在我们小区当保安,真是缘分,我说你是小宋吧,他笑着应允着,我有意端详着小宋,清秀,干练而和善,就是老宋年轻时的翻版。

从小宋嘴里,我知道老宋年轻时在厦门当过海军;知道了老宋转业分配到外地工作,为了生病的老父亲,甘心回家务农;知道了妻子死后,26岁的老宋既当爹又当妈,把年幼的一儿一女养大成人……一下子,我心疼起来,三十多年里,夜比年长,这个男人,这个家,这串苦日子,是怎么走过来的,他把寂寞,痛苦,悲伤都藏在了哪里……

小宋的五金店开的很大,生意也出奇地好。妻子贤惠,孩子聪慧,小宋是幸福的。他无奈地说:“自打懂事后,就一直想让老爸享享清福,想再给老爸找个伴,让他把原来的苦日子补回来,可我老爸总是顾及这顾及那,怕我和姐姐受委屈,怕一家人生分了,一直也没有再找老伴。”当说起老爸现在的工作,小宋说:“现在,我和我姐生意都搞的不错,我老爸也快六十了,都不想让他再去外面守门,可他非要去。他说有点事情做,日子好过些。”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按部就班地过着我的小日子,回味着老宋的故事,觉得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

1.文末说“回味着老宋的故事,觉得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请你说说文中的老宋遭遇了哪些坎坎坷坷?

2.文章8、9两段写小宋的话,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赏析句子:老宋蜷缩在厚厚的人群里,低着头,面有难色,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不争辩也不解释,任由失盗户指责。

4.本文与《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等课文中的主人公都属于弱势群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们?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1. (1)小区的几户人家遭了贼,老宋遭到指责。(2)妻子死后,老宋辛勤抚育一双儿女。(3)年老后,老宋仍不辍劳作,为子女减轻负担。(每一点大体意思对即可) 2. 插叙或侧面描写。 借小宋之口,补充交代老宋以往坎坷的经历即不辍劳作的品格,从侧面衬托老宋善良、勤劳的品质。 3. 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老宋的尴尬处境,表现了他善良、憨厚的品质。 4. 示例:(1)政府出资,设立肉食群体养老机构和福利院。(2)提供医疗、就业等全方位的救助保障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提取。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4、5、6段写几户人家遭了贼,老宋遭到指责。8段写老宋辛勤抚育一双儿女与年老后,老宋仍不辍劳作。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8、9两段写小宋的话属于侧面描写。内容上:借小宋之口,补充交代老宋以往坎坷的经历和今天的不辍劳作,从侧面衬托老宋善良、勤劳的品质。结构上:照应前文的“只有老宋,始终没有挪窝”“总能看到身着蓝色保安服的老宋”等情节。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老宋蜷缩在厚厚的人群里,低着头,面有难色,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运用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性格和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射于家圃  __________                

(2)尔安敢吾射___________

(3)守荆南回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敢轻吾射 / 能辨我是雄雌    B. 微颔之 / 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 旦辞爷娘    D. 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汝先人志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号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中国梦”的内涵,说说你的“梦”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竹里馆》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