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是(这)、岂(难道)、为(被)、去(离开)”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地判断)、欤(吗)”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果得于数里外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必倒掷(于)坎穴中

B. (僧人)求石兽于水中

C. 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

D. (石兽)湮于沙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笑曰

B. 当求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

D. 其反激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河干__________

(2)山门于河__________

(3)十余岁__________

(4)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

(5)不可得__________

(6)铁钯__________

(7)尔辈不能物理__________

(8)众服为确论__________

(9)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

(10)可据理臆断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直隶献县人,______(朝代)学者、文学家,曾任《______》总纂修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