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

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拒绝平庸,回归平凡,将是社会生活的新常态。会审视欣赏平凡,能体味感悟平凡,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平凡,生活会被演绎得一样精彩。与平凡而有个性的人相伴,做平凡而有意义的事儿,体验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

请以“与平凡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与平凡相伴 我是渺小的,如水滴;我是伟大的,能穿透坚硬的石头。 我是卑微的,如小草;我是高贵的,能浸透生命的诗意。 我是沉默的,如石子;我是重要的,能撑起通天的长路。我是平凡的,但我又不平凡。 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很平凡。我长得不漂亮,我的成绩不是很好,我没有什么特长,什么琴、棋、书、画,我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不仅我平凡,连我的父母、家庭也一样平凡,让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自己的父母都是平凡的人,怎么可能生出不平凡的女儿呢?”我一直都这样认为,也是这个想法让我沉沦在自卑当中。 然而,是父亲的一席话点醒了我,让我告别了自卑的日子。记得父亲曾经是这样说的:……每个人一生下来时都是平凡的,只有最平凡最辛勤的付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但是并非只有要向那些伟人、名人一样成功出名才叫“不平凡”,只要你做自己快乐的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事,尽管是细微的小事,你也是不平凡的……” 自从我听了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后,我变了,我不再是从前那个自卑的女孩,我开朗起来了。我敢于去和那些曾被我认为是“不平凡的人”交谈,我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议论,我敢于……我跨出了自卑门栏的第一步,同时我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不平凡,因为我已经战胜了自卑。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孤单的女孩,由于我的热情、活泼、有上进心,乐于助人,让大家都接受了我。在交谈中,又让他们知道了我的阅读广阔、课外知识广、视野广阔。有时他们还称赞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看到这些连我自己都吃惊的变化,让我又一次感到不平凡。 有时我站在镜前细细端详自己,虽然我仍然是那个相貌平平、成绩不出众的女孩。但是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对班级,对社会也是有用的,这部就是我的不平凡吗?记得《简爱》的一句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走进坟墓时,我们都一样的。”是啊,放飞心情,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不平凡。 不需自谦,对着不完美的自己,我明白了:“平凡的人生不一定平凡,快乐的人生不一定快乐。只有最平凡最辛勤的付出,最终才会得到快乐的果实,感受到:我,不平凡。”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抓住文题中题眼“平凡”一词来理解,可理解为“做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享有凡平的生活”等。可以两种写法,一种是写记叙文,写写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有的人怀有“远大的理想”不甘于“平凡”怨天尤人,而自己却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着“平凡”的快乐,体会到知足者长乐的道理,自己甘于与平凡为伴,把这一这感受或感想通过叙述一件事或一些事来表达出来。本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性的文章,思路类似于前一种写法,先摆出现象,很多人“目标远大”,不甘“平凡”,引出议论的论题,然后举例说明社会生活中很多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以及很多名人行事为人都甘于与平凡为伴,最后说说“做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享有凡平的生活”的好处,结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记叙文阅读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

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⑾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一、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断二: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片断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3.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4.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诠释题目含义最完整的一项是(     )

A. 感动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永恒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奇妙的对称世界

①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②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

③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

④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⑤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那么,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⑥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

1.从文中看,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奇妙的对称世界”?

3.第④段画线处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称可以创造美;同样,不对称也可以创造美。对照课文《苏州园林》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种美的差异。

资料: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兵十万。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家贫,无从书以观________

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

③自谓可兵十万________

有土寇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一致的一组是(      )

A. 无从致书观/人多书假余

B. 每假借藏书之家/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C. 自练乡兵与角/手指不可屈伸,弗

D. 所擒/人几

3.翻译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4.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写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