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

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⑥“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⑦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⑧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人民日报》2017年4月21日)

1.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品析下列句子

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4.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1.优点:方便快捷;容量很大。 缺点:轻浅化,不能用于阅读一些沉静的、意菹深藏的文字;碎片化,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阅读内容通常短小零碎。 2.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了纸以生命。形象地说明纸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表明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的道理。或者不会从我们生命中消失的道理。 3.举例论证。论证了手机不适合阅读沉静的、意蕴深刻的文字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手机阅读改变了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观点。 4.纸质书是文化的承载和传递者;纸质书具有艺术的美,书依托纸而存在;书店的增加,方便了纸质书的阅读和购买;年轻读者对纸质书有天生的好感。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回答此题,应该认真阅读的原文,在弄懂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总结出作者的中心观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该题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优点是方便快捷;容量很大。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缺点是轻浅化,不能用于阅读一些沉静的、意菹深藏的文字;碎片化,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阅读内容通常短小零碎。此题答案都在文章第二段寻找。 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此句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手机不适合阅读沉静的、意蕴深刻的文字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手机阅读改变了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用一个“异”字统领,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奇异辽阔壮美。

B.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悠悠的羌笛声和遍地的白霜表现了边塞的寒冷和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征人们思乡忧国的惆怅情怀。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没有建立军功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

D. 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阙写思乡之情,情景交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查看答案

(题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4)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漫步古代经典,智者的谆谆教诲如黄钟大吕,指引、警示着我们。孔子认为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诸葛亮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告诫子辈享乐和暴躁无益于陶冶性情。

(6)文人墨客喜欢纵情山水,返璞归真,请写出有“山”又有“水”(分别在上下半句中)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_________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⑤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A. ③⑤①②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①⑤③②④    D. ③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通过讲述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煮酒论英雄、刮骨疗伤等故事,塑造了关羽这位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身正气的英雄形象。

B.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绿色蝈蝈》这篇科学小品即出自他的《昆虫记》。

C. 《藤野先生》中,鲁迅在日本受到了种种“优待”,而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给了他无私的帮助、真诚的关怀和尊重,所以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D.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孟子》,《惠子相梁》出自道家著作《庄子》,《扁鹊见蔡桓公》则出自法家著作《韩非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点燃了每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触动了每个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B.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C.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他曾经有四个著名的预言:地球将变成一个火球;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糟糕的事件”;全球变暖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宇宙中可能会有外星人。

D. 如何进行反腐斗争?如何提高就业收入?如何进行教育改革?这些话题仍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