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鉴赏诗歌,完成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①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②松桂秋。青苔...

鉴赏诗歌,完成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禅智寺:又名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城东十五里。杜牧此时可能和弟同住寺中。②飘萧:飘摇萧瑟。③竹西路:禅智寺前的道路。

(1)请结合诗中的景物指出本诗所写的时节、天气和时间。

(2)本诗尾联和常建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写法相似,所表达的心境却不一样。请从这一角度分析本诗尾联并指出杜牧此时的心境。

 

(1)答出初秋(秋季)、雨后初晴(雨后放晴、雨过天晴)、傍晚(日暮)三个信息即可。 (2)尾联采用以动静结合、动衬静的手法,扬州城的歌吹(热闹),衬托禅智寺的宁静、幽静。(如回答:以禅智寺的安静衬托扬州城的热闹也对)杜牧此时的心境是寂寥的,失落的,向往热闹。(单独答孤独不给分) 【解析】这是一道诗歌阅读题。第(1)小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这首诗的意思是: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从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时节是“秋季”,天气是“雨过天晴”,时间是“傍晚”。第(2)小题考查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意思是“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诗人缅想扬州城内的繁华,反衬出寺院的静寂,也反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因和唐僧发生矛盾而离开。下列三个情节中哪个情节孙悟空是主动离开的?请将相应的字母写在横线上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写出该事件后孙悟空回来继续保护唐僧取经的原因?

A.过两界山后打死六个强盗    B.三打白骨精      C.割下老杨逆子的首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杨志由殿司府制使成为替大名府梁中书押运生辰纲的军官的主要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4)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月的瘦西湖,既有曲径通幽、清逸深suì______ 的绝地佳境,又有登高远眺、尽收眼底的高阜山巅,更有huò_______然开朗、荡人心魄的大幅画面。 最惬意的是画fǎng_______清荡,最婉丽的是细水潺潺,任由你zì_______情地歌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 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曾经用一根风筝线探路……后来,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光亮,最终两人循着光亮一起走出了困境。

B. 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故事,出自英国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这个故事巧妙地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

C.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写了阿长与“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如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吃福橘,给我买《山海经》以及一起寻蝉蜕等,表现出她的热情好事与心地善良。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了保尔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作品中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病态。

B.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 文学关注人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示了夏洛克的冷酷无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赞美了儿童的天真淳朴,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赞扬了法国人民在面临国土沦丧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D. 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郭沫若的《白杨礼赞》、陆蠡的《囚绿记》这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