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①不能制。上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不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问:“息盗何策?”遂对曰:“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遂乃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潢池:即池塘。此指渤海郡。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御史龚遂可用

(2)上改

(3)上

(4)持者乃为盗贼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遂 乃 开 仓 廪 假 贫 民 选 用 良 吏 尉 安 牧 养 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2)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4.你认为龚遂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1.(1)推荐;举荐(2)脸色;神色(3)答应;允许(4)兵器 2.遂 乃 开 仓 廪 假 贫 民/ 选 用 良 吏 /尉 安 牧 养 焉 3.(1)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得分点:“欲”“安”,句子通顺、意思正确) (2)闹事的盗贼们知道龚遂的教化训令后,立即瓦解散伙,丢掉武器,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得分点:“闻”“持”,句子通顺、意思正确) 4.龚遂下令撤消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吏,并规定手执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一律视为良民,不得刁难,说明龚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条例,很有才干。开仓济民,选用良吏,说明龚遂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兵”:兵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赏析“宵眠抱玉鞍”中“抱”字的妙处。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题。

(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非常精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2)《简·爱》中,里德太太临死前对简·爱说“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是哪两次事?她为什么不喜欢简·爱?

 

查看答案

以下材料为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的调查,请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评审会投票,曹文轩老师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B.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不断探索,大多数省份都对录取制度进行调整,学生的综合素质被列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

C. 随着陈忠实、童庆炳、杨绛等大家的离世,我们不禁担忧中国文学界的未来还有谁能担得起。

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子夜》《林家铺子》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D. “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