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加点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见月  (xī)    B. 沿阻绝(shù)

C. 绿潭  (tuān)    D. 其间(sh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加粗的词。

(1)多趣味______   (2) 林寒涧      _________

(3)引凄异______   (4) 虽乘奔御风不以_____

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1.B 2.真(或实在)寂静连续快 3.(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这其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本题中“溯”字正确的读音是“sù”。故答案为B。 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疾”是“快”的意思;“属”是古今异义词,“连续”的意思。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此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的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绝、巘、漱、虽、奔、疾”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4.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导游词的写法: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要介绍浏览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要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本题是简单的导游词的开场白,依据导游词的基本格式,再结合《三峡》一文的介绍和给出的三峡大坝的图片,向游客介绍三峡,突出其特点,并表达对游客的欢迎。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泥而不染 (yū     B. 濯清而不妖(lián)

C.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xiè)    D. 陶后有闻(xiā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加粗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_______(2)濯清涟而不_____________

(3)香远益清,亭亭净 ______    (4)予菊,花之隐逸者也_____

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7)水在古人的笔下清澈而透明: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南海中学九年级(6)班开展“走进汉字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宣传栏里张贴了四幅名人书法作品,属于“书圣”王羲之的是____

    

     A                         B                     C             D

(2)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右图中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3)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班墨香兴趣小组组长符睿同学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书法类图书46本,下面是该同学写的借条,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①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传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

C.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茶馆》是他的长篇小说。

D.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写实主义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