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 徽 余 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 徽

余 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同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

⑩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_____

2.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__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4.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盗贼放走的做法吗?

5.家已经有了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家作一则家训”。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1.捉贼刻鱼 2.第①句“浑身颤抖”形象地写出了窃贼当时很恐惧的心理和冷的程度,“攥”形象地写出了贼视粮食如生命的情状。(或:这句话从贼的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贼当时恐惧的心理、冷的程度和视粮食如生命的情状。) 3.“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或:“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4.祖父是一个宽容、善良、不贪心、富有生活经验的人。示例: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5.示例一: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示例二:宽容,感恩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总结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整体思路,总结相关段落内容。第③段写祖父捉住入室的贼;第④⑤⑥段写祖父放走进入家中的贼;第⑦⑧段写被放走的贼给我家送鱼;第⑨段写祖父在家门口刻鱼,不让送鱼。根据以上分析,可总结答案。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批注赏析能力。解答时,从描写方法、写作手法、修辞等角度分析,阐明句子的含意和表达的思想即可。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动作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心理描写: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了贼人的极度恐慌和不知所措;“攥”表示用手紧紧抓着,表现了这袋米对贼人的重要性,即使再害怕和紧张的时候也不愿放弃。②“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对祖父的体谅,贼人十分感动和感激;“低着头”“提着走”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贼人的内心由害怕、紧张转变为惭愧。③“跪”“磕”是动词,本句主要是对贼被放走时的动作描写,表达了他对祖父的感激之情。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语句寻找出照应句即可。第九段中在“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不让“贼”的后人送鱼,又“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这句话与第一段中“我”家的家徽——“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相互照应,照应句子是“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刻在门板上的鱼”或“那条鱼的图案很笨拙,线条零乱粗糙,只能让意会到是条鱼而已”。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阅读能力。解答时,根据示例提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家训即可。本题答案很宽泛,内容只要对国家、人民、家庭有益就可以。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阅读能力。解答时,根据示例提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家训即可。本题答案很宽泛,内容只要对国家、人民、家庭有益就可以。可以根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写,如:宽以待人,知恩图报;宽容,感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权曰:__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 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7)见其发矢十中八九,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 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樵牧:打柴放牧。志:崇尚。  ③周:接济。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治如:恬淡无欲的样子。里居:住址。殣(jǐn):饿死的人。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四方/从学者甚众    B. 四方从/学者甚众

C. 四方从学/者甚众    D. 四方从学者/甚众

2.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请你对罗伦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B. 貂锦的意思是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C. 丧胡尘是说五千精兵战死他乡,表现战斗的激烈和伤亡惨重。

D. 三、四两句直接写战争所带来的悲惨景象。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B. 可怜犹是,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作者对深闺妇的讥讽。

C. 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深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

D. 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

 

查看答案

(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⑥③①⑤②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⑥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