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

②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一口崭新地锅在婆婆的再三坚持下,坐落下来。只见它浑身上下贴满白瓷片,身高适当,小巧而玲珑,构成厨房一道别致的风景。地锅旁边是一堆柴草,错落有致。久违的画面,显得格外温馨。我连忙坐下来烧火,儿子拿柴,婆婆不停地夸赞,还是地锅做饭快!

③是啊,乡下人家,炊烟最勾魂。生活在农家小院的乡亲们,最向往的就是炊烟飘起的日子,那一柱柱腾空升起的炊烟,或轻烟袅袅,或丝丝缕缕,总会伴随着饥肠辘辘,如期而至,亲切地召唤着,唤醒我们儿时最饥渴的时光。

④那些年,一到做饭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长长的烟筒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扯出或浓或淡的烟雾。炊烟生起,总会酝酿出几许期待,几丝甜蜜。炊烟底下,一炉柴火,映出满脸绯红。满堂烈焰,舔舐锅底,煨出一锅饭香。

⑤记忆中,婆婆做饭技艺是很巧的,变着法儿烧出不同的饭菜,或一锅米饭,或一锅面条,或一锅清汤,偶尔也会有几盘亮晶晶、油汪汪的鱼肉、鸡蛋,那自然会成为一家老小碗里的惊喜。这时,婆婆是不允许开锅的,伴随着炊烟变淡、消停,婆婆总是打发年龄最小的弟弟、妹妹去喊正在田间劳作的爷爷、公公吃饭。于是,“喊饭”的叫声开始响起。那声声呼唤,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漫过田野,回荡山间,悠长如歌,绵长有味。仿佛给风平浪静的日子,投下几枚石子,激起几朵欢悦的细浪。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们,纷纷抬头应和,困倦的脸上绽放出一丝惊喜,荒芜的心田也蕴出一丝希望,收工吃饭!伴随着菜香四溢,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举杯把欢最甜蜜的时光。一杯黄酒下肚,几丁咸菜入口。喝出一片舒心,嚼出满脸笑容,千里愁云仿佛都随风吹散,日子的艰辛也都被那浓浓淡淡的炊烟填平。一家老小,吃饱喝足,卸下满身疲惫,袒露轻松惬意,该下地的下地,该喂猪的喂猪,该上学的上学,守着炊烟的日子又在奔跑中前行。

⑥是啊!牵手炊烟的岁月,织出多少农家那份难得的温馨和甜蜜,绣出多少乡村恬淡宁静的时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怀旧情结,经久不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的炊烟,小鸟依人;“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是刘禹锡的炊烟,楚楚动人;“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这是陆游的炊烟,温馨宜人。凝眸我们的炊烟,它也正放飞农家小院甜美的梦想,绘出乡下人家心中的美丽山水画卷!

⑦如果说炊烟是儿时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画卷,那伴随着炊烟的谢幕,是一个时代的悄然陨落,是另一个时代的破浪启航。近些年来,日子渐渐好转,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喊饭”吆喝声渐行渐远,炊烟也正悄然变淡。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桌面上摆放的不是浓汤肥鲫,就是精肉素炒。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那可能就是炊烟的味道吧。

⑧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

⑨看着我在发愣,儿子说,看!炊烟又升起啦!我回过神,看见婆婆做的满桌饭菜,香气四溢,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

⑩婆婆老了,村庄老了,老得炊烟淡淡。但袅袅炊烟,始终定格在我心里,就像一条路。我不知道它通向哪里,但我知道,只要有它,家就不会荒凉。

(11)有一种味道,叫炊烟。

(《散文百家》 2016年6期)

1.请分条概括出作者写了哪些有关“炊烟”的画面

2.文中第⑥节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第⑧节说“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为什么说成为“奢望”?请结合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4.文章最后一节说“有一种味道,叫炊烟”这种“味道”指什么味道?

5.作者写对乡村过去“炊烟”的回忆,你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根本不可能回到那种“炊烟”的生活,那作者为什么还对它恋恋不舍呢?

 

1.乡下婆婆家升起的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飘逸、绵绵如絮,氲出浓浓暖意的炊烟;婆婆家显得格外温馨的新厨房;儿时婆婆做饭的画面;儿时农村“喊饭”及全家围在一起吃饭的画面。 2.运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引用了几个诗人的诗句,构成排比,为作者抒发对乡村炊烟喜爱的喜爱之情蓄势,同时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3.因为现在农民的生活富裕了,炊烟已经基本谢幕,所以说看炊烟成了一种奢望;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那种淳朴、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眷恋与不舍。 4.这种味“道”蕴含着农家那份难得的温馨和甜蜜;透出了乡村恬淡宁静的时光;充满了作者的怀旧情结,对儿时乡村淳朴生活的眷恋。 5.因为“炊烟”承载了作者童年很多美好时光;同时“炊烟”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那个饥饿而又温馨淳朴的乡村时代;同时“炊烟”也象征了家的温馨,有了它,家就不会荒凉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条概括出作者写了哪些有关“炊烟”的画面。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第1段“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第2段“厨房一道别致的风景”,第5段记忆中的儿时婆婆做饭的画面等。 2.试题分析:赏析文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等是引用;“这是陶渊明的炊烟……这是刘禹锡的炊烟……这是陆游的炊烟”是排比。目的是抒发了对乡村炊烟喜爱的喜爱之情,同时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答此题一定要读好上下文的情节内容。“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中的“奢望”,是说现在农民的生活富裕了,炊烟已经基本谢幕。由此表达了对往日乡村生活的眷恋。可分析“那伴随着炊烟的谢幕,是一个时代的悄然陨落”“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那可能就是炊烟的味道吧”等句。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含义的把握。“有一种味道,叫炊烟”这句话独立成段,且是文章最后一段。那么这种“味道”就有表达中心的作用了。也就是说这种“味道”是对过去那种淳朴、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眷恋与不舍。读懂全文后,根据中心来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问作者对炊烟恋恋不舍的原因。从全文内容来看,作者通过“炊烟”回忆了童年很多美好时光;“炊烟”也是已经过去的那个时代的象征,同时“炊烟”也象征了家的温馨。这些正是“炊烟”所承载的内容,可看出“炊烟”的重大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②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③鬣(liè)狗虽然爆发力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可以说,鬣狗是猎豹最头疼的“邻居”。每当猎豹开始捕猎时,鬣狗就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去分一杯羹。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有时争夺得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④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但是猎豹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就会被鬣狗发现。鬣狗不会爬树,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地避开这些讨厌的家伙。

⑤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包一口气上两层楼。

⑥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肩负着抚养后代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这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⑦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然后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⑧许多鸟类也有贮食习惯,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⑨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选自《读者在线》20180405)

1.猎豹为何将食物挂在树上?

2.阅读第②段和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一句中的“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2)“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一句中的 “竟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三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2)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心底无私天地宽。

②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③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④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A. ④②①③    B. 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萤王》是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2018年的全新力作。

B. 据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数据,在美国销售的超过41%以上的衣服和72%左右的鞋子都来自中国。

C. 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D. 今天的盐阜儿女建设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盐城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的宜居城市。

B. 清明节,手拿鲜花去祭祀亲人的人车流如织,不绝如缕

C. 在学雷锋月中,我校团委、少先队精心筹划,处心积虑,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D. 班会课上,班长对近来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作了重点强调,防患未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