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表达诗人对艰难时局忧惧不安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任意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惶恐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的情形(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作者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表示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要求从任意角度赏析,难度降低不少,可以从炼字,也可以从修辞手法,还可以从抒情方面来赏析。如从修辞方面,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包含新陈代谢这一哲理的诗句诗:___________

(6)在今年春季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外记者会上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中国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充满信心。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此,襄河中学开展以“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通知】下面是某同学代表校学生会为“我爱朗读”比赛拟写的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通 知

全体同学:

学校将于5月10日下午2点在报告厅举行“我爱朗读”比赛,届时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为大赛的评委。希望广大同学积极参加,踊跃报名。

5月8日

校学生会

①该通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问题,请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妙劝说】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李盛涛同学打算周六晚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假如你是李盛涛,会如何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

B.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C.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D. 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____,而且是发生最早或者说是最原始的思维形式。皮亚杰的工作说明,儿童正是最先出现顿悟思维,此后才依次出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

A. 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B. 因为顿悟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C. 顿悟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D. 人类的顿悟思维能力是直接从其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我们要想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依赖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