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运用了___________  修辞方法。

2.从颈联看,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1.运用拟人手法 2.抒发了作者遇赦后登上岳阳楼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引”字与“衔”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雁与山峦拟人化,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2.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抒发了作者遇赦后登上岳阳楼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感。意味深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异二者之为      _____

(2)吾谁与______

(3)万里为之记   ______

(4)又十四言别妻子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下列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4.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描绘了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终南别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4)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表达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居躬耕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文中的语句回答), 文章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的句子)。

(6)《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填空

(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请写出文段中的“他”是 ___________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是《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

A.《童年》讲述的是高尔基童年生活,再现了俄罗斯下层任命的生活状况。

B.诗集《繁星》《春水》表现了爱的哲学的主题。

C.《西游记》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查看答案

仿写下列句子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     品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_________  , __________ ,品味   _______________

阅读,好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