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⑦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⑧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⑨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⑩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⑪穆匠。木匠。匠园。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16版,有删改)

1.根据提示,将A、B两处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手艺→A_____→穆爷爷修复好了园子,安心死去→B 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1)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

(2)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3.指出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5.“目前,中国正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要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1.A处:穆爷爷秉承了木雕师傅的遗愿,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的木雕;B处:被穆爷爷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重视,并命名为“匠园”。(概括出主要情节,意近即可) 2.(1)“叹惋”是嗟叹惋惜的意思,表现了木雕师傅面对废园里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没能将它们焕然一新而惋惜的心理。(注意点出人物是木雕师傅,意近即可) (2)“眉头紧锁”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或难事,皱着眉头,形容为难犯愁的意思。这里表现了穆爷爷想用自己的刻刀让那些木雕重获新生,也完成木雕师傅的遗愿,在未完成之前有所忧的心理。(注意点出人物是穆爷爷,意近即可) 3.运用了外貌(肖像)、神态描写,用“白发”如“荒草”,“整个人”如“失水皱缩的橘核”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穆爷爷渐渐衰老的形象,眼睛染上浑浊,目光依然专注执着,表现了穆爷爷的执着坚毅的性格,体现了他专注,锲而不舍的精神。 4.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承接了上文穆爷爷加快修复速度,日渐消瘦,“我”担忧却又不忍打扰,引出穆爷爷修复园子安心死去这一情节。 5.示例:穆爷爷终其一生,传承木雕师傅的手艺和遗志,在别人认为的废园里一心修复木雕,用自己的刻刀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他的废寝忘食,他的专注,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要点的补充。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中心事件,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A空是5、6、7段,写穆爷爷秉承了木雕师傅的遗愿,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的木雕。而B空在10段,是写被穆爷爷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重视,并命名为“匠园”。 2.试题分析:考查通过词语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叹惋”本义:嗟叹惋惜,语境义:表现了木雕师傅的惋惜心理。惋惜的是没能将雕花焕然一新。“眉头紧锁”本义:皱着眉头,形容为难犯愁的意思。语境义:表现穆爷爷在未完成之前有所忧的心理。也就是怕完不成木雕师傅的遗愿的心理。答此题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 3.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明显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 4.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特别是“有什么事要发生了”一句,引出穆爷爷修复园子安心死去这一情节。 5.试题分析:答此题,既要结合原文的“工匠精神”,又要联系时代对“工匠精神”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我们应该继承的木雕师傅、穆爷爷的这些工匠精神。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对艺术精益求精。淡泊名利,为艺术奉献终生。具有家国情怀,注重传承和发扬。重诺守信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出门如见大宾

李业成

①“出门如见大宾”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说,出门见人应像贵宾一样,谦恭地对待每一个人,这与孔子一贯谦虚待人的思想是一致的,比“三人行必有我师”更实际,直接教人融入社会的方法。

②出门不仅指离家外出,还代表一个人已经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开始一段独自的人生旅程了。“出门如见大宾”,不仅强调谦虚的态度,更在于一种社会文明,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态度决定人气。有人气,好运和机遇成正比。当然,这并不是从利己而言的,而是一种修养和文明,是一种惠人惠己。

③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得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是基础,万里路得到的是现实生活里的见识,是实践。前者需要孜孜以求去获得,后者则要以“出门如见大宾”的谦恭态度去获得。出门是见世面学知识,这个知识无所不包;有为人处世的礼道,有开阔视野的方法,有观人察世的机会,有见物识人的能力。总之,这是一个人真正走向自立的开端。像幼鸟飞上蓝天,自己去感受风承受雨,面对变幻无常的坏天气,然后才能“翅膀硬了”。出门是一个人长大成人走向独立的标志,自己去掌握生活和谋生的本领,这些本领就在“万里路”中得到,在你遇到和接触到的行人那里得到。

④“昔仲尼,师项橐”,孔子是个有三千弟子的长者,他在东游的路上,向七岁的项橐求教。在圣人眼里,一个七岁的娃娃同样不可轻视,所以虚怀若谷才叫圣人,我们不妨把“出门如见大宾”一句话当作出门的行囊,一路收获人生的本领——处世的本领、生存的本领、融入社会的本领,以及机遇和机会。怎样与人接触,怎样与人沟通,怎样获得他人的认同,一句话受用不尽。

⑤单说最简单的问路,俗话说“鼻子下面是大路”,只要动动嘴就行。但问路直接体现的是态度和人气,若是态度一般,被问的人可以做一般的敷衍;但如果对人如见大宾般有礼,那么给你指路的人也就有了一种回报和责任感,哪里会遇到一座桥、怎么拐、注意什么、小心什么,他都要详细地告诉你,这就是人气,人气的汇聚是态度换来的,无论是求职求学还是问路,道理都是一样的,还不只是个人受惠,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融,是社会的大文明。

⑥后生小子,出门如见大宾,这是第一课。孔子一贯讲仁义道德,但这里是教人处世,非常可贵。人可以有傲骨,却不可以有傲气。傲骨是里子,是一个人的志气;外表是态度,是一个人的名片。

(选自《青年文摘》2018年1月下,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出门为什么要“如见大宾”?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第⑤段用问路的例子来进行论述,请你结合现实生活,再举一个“出门如见大宾”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略无______

沿阻绝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中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4.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的第一句用“浩荡”修饰“离愁”,有什么表达效果?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彩云之南                      魅力无穷

 

查看答案

《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一直备受喜爱。请根据下面三幅图画,将其描绘的故事情节及表现出的人物精神风貌补充完整。

图画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图1

鲁达状元桥拳打镇关西

(1)________

图2

(2)________

豪放勇武

图3

(3)________

不满足于现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