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校团委准备设计一张海报。请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团委准备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请你提前两天拟写一则简短的书面通知。

(3)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校团委准备举行“亮我青春风采”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强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③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

 

(1)【示例】张扬青春,放飞梦想(或:绽放青春,拥抱未来) (2) 通 知 各班团支部书记: 校团委研究决定,将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亮我青春风采”活动相关事宜,请大家准时参加。 校团委 4月23日 (3) ① “挑衅” “挑战”。 ②【示例】我们都要有义无反顾的勇气(意思对即可) ③将“提醒自己”后的“,”改为“:”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设计主题语,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此题要求用对偶的修辞,可从围绕“青春与梦想”的关系展开作答。(2)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拟写通知的能力。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此题要写清课外活动时间、地点、具体要求。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此题要注意日期提前两天,即应为:4月23日。(3)①“挑衅”指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此处应用“挑战”。②“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提示应该从“要有勇气”的角度进行补写。③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提醒自己”后面应该用冒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演讲要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富有激情的话。

我明白了一个演讲人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要为实现人生梦想而演讲为促进社会和谐而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演讲!

 

查看答案

请修改下列病句。

(1)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2)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3)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 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 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 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暗杀后还要诬蔑李先生!真是无耻呀!我们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挑拨离    无       蛮      wū miè

(2)“挑拨离间”中的“间”意思为:

 

查看答案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食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这与经历生死迷、手足情的作者何其相似。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由花到人,心情豁然开朗。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的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借物要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