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结合所学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所学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画横线的词。

(1)飞其间

(2)属凄异

(3)晓雾将

(4)无与为乐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写出《三峡》一文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4.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5.《三峡》、《答谢中书书》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两篇文章中“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1)漱:冲荡。(2)引:延长。(3)歇:消。(4)念:想到。 2.(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于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4.寄寓了作者与怀民被贬自喻为像“竹”一样有气节,虚心向上,高风亮节,像“柏”一样苍翠,何惧困窘,傲骨铮铮,万古长青的形象。 5.《三峡》中猿鸣渲染了悲凉、凄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中猿鸣渲染了欢快活泼、充满生机的气氛。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引”是“延长”;“漱”是古今异义词,“冲刷,冲荡”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正午)、曦(阳光)”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自(从)、复(再)、奇(奇特,特别)”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但(只)、闲人(清闲的人)、如(像)、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填空。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对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水”、“酒”和“愁”是拆分不开的,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有两句充分说明了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能体现“早”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受是一种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

(2)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列举两件事)

 

查看答案

捍卫和平,远离战争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可战争始终没有真正地远离我们,战争也就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你知道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吗?下面请你写出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不少于两本)和一句战争名言。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标题。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一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