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岁月钟声 汪曾祺 ⑴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

现代文阅读

岁月钟声

汪曾祺

⑴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⑵“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⑶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⑷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

⑸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⑹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⑺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⑻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⑼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⑽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⑾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⑿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⒀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⒁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⒂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⒃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⒄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⒅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⒆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⒇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岁月钟声》,有删改)

1.【感·形象】

阅读文章,根据下列提示分别概括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

2.【品·语言】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写法】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五小的校歌,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悟·主旨】

结合全文内容,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探究标题“岁月钟声”的丰富内涵。

 

1.(1)体现优点的事:①围绕“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上这两架钟(按时开大门;按时摇铃)”回答。②围绕“卖力地修剪冬青树”回答。③围绕“给校园里的花浇水”回答。④围绕“扫梧桐树叶”回答。⑤围绕“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回答。⑥围绕“帮先生印考试卷子”回答。⑦围绕“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回答。(2)体现缺点的事:①围绕“有人到学校,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也不问”回答。②围绕“违背学校规定,私自卖糖给学生”回答。③围绕“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贵”回答。④围绕“詹大胖子屡教不改一直偷偷卖糖”回答。 2.(1)示例,运用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其中“捏”“藏”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詹大胖子不守校规、明知故犯偷偷卖糖的行为,表现了他的狡猾(油滑)。其中“接”“给”等动词写出了他偷偷卖糖动作的熟练麻利。(2)“回响”一词传神地写出高北溟老师所授的归有光的古文,对“我”写作产生的影响之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3.结构上:开篇的校歌引出五小,引出心心念念的一切回忆;结尾的校歌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使行文结构更严谨;内容上:校歌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热爱(眷恋;怀念);对母校(老师)的感激(感恩);对少年的期望(希望少年不要忘记母校、老师的恩情)。 4.示例:本文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就读的县立第五小学,那里有美丽的环境,令人尊敬的老师,平凡的校工詹大胖子,他乐于助人而又有很多的小缺点,那段时间生活简单而又美好。而詹大胖子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负责上下课的钟声,这一次次的钟声,记录了作者当时那段平凡而又令人怀念的生活,同时,又见证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很多年之后,作者再次回到这里,原来熟悉的一切都没有了,岁月就像一口钟,在它一次次敲响之后,一切都在默默地改变,但心中美好记忆,却能永远存留。本文借岁月的流失,表达了对曾经那段美好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这所小学和恩师的深深感恩。从这篇文章我感受到要好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记忆是永恒的。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题时,围绕文章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或层次,然后采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方式,结合文章选择能体现人物的优点和缺点的内容进行概括作答即可。优点方面如:做事守时;做事勤劳;帮人做事等。缺点方面如:詹大胖子违背规定在校园内卖糖;卖的糖比别人家的贵;工作上不严格等。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试题分析:(1)考查对描写手法的作用分析理解。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2)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词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本题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1)根据小说情节,下列四幅图片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2)结合小说中的“虎妞之死”,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祥子心中仿佛忽然的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里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

没管祥子听见了没有,她抹着泪跑出去。

她去了有一点钟。跑回来,她已喘得说不上来话。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来: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二十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祥哥!你看怎办呢?”

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⑵对镜花黄____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            ⑷尔安敢吾射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

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

⑶家园之思是游子永远的背囊。《春夜洛城闻笛》中李白在静谧的夜晚,听到了悠扬的笛声,不禁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中岑参在西行途中,偶遇回京的使者,行色匆匆之下也不忘叮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中杜牧听到秦淮河畔的歌吹,不禁唱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家园之思升华为忧国之情。

⑷“中兴事件”告诉我们,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阻力,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感人至深,随意掬起一抔足以让人心潮澎pài___:花木兰代父从军,深明大义,妇rú___皆知;端木蕻良不忘国chǐ____,铮铮誓言,激荡人心;闻一多高昂头lú__,直面枪口,正气凛然。

 

查看答案

题目:请以“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