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忠之也 / 予作文以记之    B. 肉食者 / 先帝不以臣卑

C. 弗敢也 / 万钟于我何    D. 辙乱 / 如土石何

2.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曹刿在“齐师伐我”之际,主动参与“肉食者谋”的事情,他的爱国热    

情可见一斑。

B. 曹刿启发鲁庄公认识到“小惠”“小信”不是关键,体现他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主张。

C. 曹刿制止了急躁的鲁庄公“鼓之”和“驰之”的行为,体现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D. 曹刿战后给不懂军事的鲁庄公分析战胜齐国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肉食者”的鄙视。

 

1.B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 3.D 【解析】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时期 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目光短浅”。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类/同“嘱”,嘱咐。C:虚报/益处。D:代词,他们,指齐军/加强反问语气。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狱:(诉讼)案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_______

(3)不能其一处也     (《口技》)   _______

(4)何而不平?       (《愚公移山》) ______    

(5)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伴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E.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于诸侯。

F.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②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③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⑥ 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徜徉于古代诗歌长廊,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座座人生的丰碑。《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龚自珍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过零丁洋》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着韩愈坚持除弊的满腔热血……这些诗句无不激励着我们在人生路上奋勇前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月2日,“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在深圳上路,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

智能驾驶公交“阿尔法巴”

材料二:公交方向盘会自己动,公交能感应到行人、车辆而避让绕行……智能公交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也有人忧虑,智能公交安全吗?现行交通法律法规允许智能公交上路吗?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怎么判定?

(1)联系材料二和生活实际,说说智能公交会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智能公交安全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母校校庆,小王短信回复老师:“我因故不能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B. 李英同学在创新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校长对她母亲说:“令爱真不错,为我校争了光!”

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D. 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山东“非法疫苗案”发生之后,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案件的处置和调查工作。

B. 《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出台后,足协机构改革已将要成为其中的重要议题。

C. 舞蹈作品《孔乙己》既有传统舞蹈的语汇,又有创新的现代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开了一条中国古典舞创编。

D. 我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急诊病例达680万之多,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