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⑩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⑩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⑩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列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⑩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⑥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⑩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第8期,有删改)

1.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嘲笑 _______________——感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结合语境,说说第⑥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

4.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生气后悔 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3.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4.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 【解析】 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描写我对民工夫妇态度的语句,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的感情。从文章内容来看,我对民工夫妇的情感主要是,先听说他取零花钱,让他到取款机上取,心里很生气;接着他请我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我看到只有37元钱,“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表现了我对他的嘲笑;中午中面店里听到了他与妻子说的话后,“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表现了我内心的后悔;最后我结了他的帐,从我当时的心理来看,是因为被他高尚的行为所感动。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 公亦以此自

B. 射于家圃

C. 但微颔之

D. 康肃笑而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3.语段(一)中“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体现了陈尧咨_____________的特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表现了卖油翁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语段(一)和语段(二)共同告诉人们哪些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木兰诗》(节选),回答小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十二”“百”等数字都是确指,从侧面表观了木兰卓越的军事才能。

B.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C. 全诗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

D.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得当,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2.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2018423日,是第23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在4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他打电话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他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 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 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 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笨zhi        为人知xidn    恐huǎng       古gèn

B. 而不舍qiè    目不园kuī     气fēn         字tiè

C. 痛绝wù     污suì         恶zēng        辱wǚ

D. 气冲牛dòu    补xià。       锋毕露máng    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