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

①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②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③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④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⑤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⑥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⑦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他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⑧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⑨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⑩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他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群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的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1.说说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善行?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我”家的柯基犬。

3.请写出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中“迟迟疑疑”一词的表达效果。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① 邻家老人亲热称呼小狗并给它吃干果;② 老人种紫苏让大家采食;③ 老妇人在紫苏的空地上栽下杏树造福楼里人。 2.通过写“我”家的柯基犬通人性,吃了老人的干果懂得感恩,表明老人对狗的“善行”让老人得到回报;为下文写老人为楼里的人种紫苏做铺垫。 3.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小狗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狗因为老人此前几次捉弄欺骗自己而和他保持提防、不信任的心理,写出了乡下老人和小狗之间的隔阂。 4.美好的品行和美好的感情一样,是可以传递的。正如文中,老人对狗的善行让老人得到回报,然后种下紫苏让大家采食而感到欣喜,和楼里的人融合,并且感染了楼里的人,最后善行逐渐蔓延。这些告诉我们:只要人们付出善行就会得到回报,善行的蔓延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内心真正做起。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先浏览文章,获得整体印象,找出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中心句或总结性的句子。概括时尽量摘引文中词句来归纳,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 2.本文主题是要表现“感恩”“善行”的,开头写柯基犬懂得感恩,表明老人对狗的“善行”让老人得到回报;为下文写老人是“善行”做铺垫。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老人称狗为“小小”狗都“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小狗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狗因为老人此前几次捉弄欺骗自己而和他保持提防、不信任的心理,写出了乡下老人和小狗之间的隔阂。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写的是老人对狗的善行让老人得到回报,然后种下紫苏让大家采食而感到欣喜,和楼里的人融合,并且感染了楼里的人,最后善行逐渐蔓延。就像笑可以传染一样,善行也可以传染开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境界与知识

①文化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的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他会用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②可今天,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③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④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事物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⑤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能在饭桌上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⑦决定人境界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⑧《列子》里面有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⑨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⑩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对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是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获得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 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 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之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其骁勇,欲还郢。

刻日既定,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毋吾事    败:_______________      ②诸军之以为神  惊:_______________

③贵其骁勇  恃:_______________      ④举流星火之    示: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贵和张顺对这一次的行动报以必死的决心,所以劝不是真心跟随的将士快点离开。

B. 做好准备后,张贵做先锋,他们的队伍突破重围,终于赶在天黑之时抵达襄阳城下。

C. 几日后,张顺的尸体被发现,他身中枪箭,脸上全是愤怒的表情,就像活着一样。

D. 张贵在返回郢地的途中,因行踪被逃兵泄露而遭遇敌军埋伏,最后身中数十枪而死。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水浒传》中的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只见那伙客人在车子上听得“斩”字,数内一个客人,便向怀中取出一面小锣儿,立在车子上,当当地敲得两三声,四下里一齐动手。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A,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去搠时,那里拦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请写出A的姓名和绰号,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A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对《水浒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入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B. 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C. 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D. 卢俊义被骗到梁山,管家李固平时就与卢俊义妻子贾氏有勾搭,见此机会就与贾氏作了夫妻,霸占了卢俊义的家财,将燕青逐出家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