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

【注释】 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峰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②至⑥段分析问题,⑦至⑧段得出结论。

C. 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 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论证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这一观点,呼吁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2.举例论证,第⑤段举了抗美援朝的例子来论证了战争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增强了说服力。 3.“恐高症”原指因害怕高处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在这里指在战场上的战±因害怕敌人的武器装备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制高点”原本指在作战时占领最高地形-在这里指精神上的优势。 4.第⑥段主要观点是:在战争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有战斗意志,重点不在于克服困难。殴此不艟证明。 5.D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总结。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章题目,二是文章开头,三是文章结尾。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也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如对比论证有突出论点的作用,比喻论证是为了通俗形象地论证论点的。结合段落内容来看,第⑤段主要举了抗美援朝的例子,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战争中精神的重要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6)雁过留声,常引发诗人的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雁”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内容

《西游记》

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①  

 

②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4月30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的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名人传》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③   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④   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祥子》中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

D.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B.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C.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小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D. 在新赛季里,这支去年的冠军队完全丧失了昔日的王者风范,只有这一场球打得还算差强人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