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1.扒香椿 吃香椿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5.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6.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示例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的划分和总结能力。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写出了香椿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和享受。第一部分是第①段:盼香椿。第二部分是第②段和第③段:扒香椿。第三部分是第④段:炸香椿。第四部分是第⑤段到第⑦段:吃香椿。做此类题,横线上所概括的内容,在形式上要依据试题给出的例子,比如“盼香椿”结构上为三个字,是动宾式短语;内容上也要包含线索“香椿”,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以一个动词展现出来即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那么,首先应该分析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绽开了笑脸”“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热情完美释放”这些内容表明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位老者”则是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然后分析修辞的作用,可按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情感”的模式进行赏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百许头  可: 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      清:__________________

(3)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状        名: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____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徒弟,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_______

(3)他豪爽直率,疾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_______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诗经  子衿》)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蒹葭》)

(5)______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

(6)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通过做官来服务社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④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不在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了指导意见。

C.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D. 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