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 今齐地/方千里

C. 与臣而/将四矣    D. 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妻臣(偏爱)    B. 能面寡人之过者(讽刺)

C. 臣未闻也(曾经)    D. 今日也(这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 (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 (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 (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

 

1.C 2.B 3.(1)能够在公共场所公开指责(摘)、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 (2)平民发怒,也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4.A 【解析】(1)试题分析:C与臣/而将四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诚宜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色彩鲜明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突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

D. 《贾芸谋差》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作者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

 

查看答案

(2017届湖南岳阳卷)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____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___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雪是像沙子一样   雪是像盐一样

雪是纯白的东西    雪是冷冷的东西   雪是粗粗的东西。

A. ④③⑤①⑥②    B. ③④①⑤②⑥    C. ④③⑥①⑤②    D. ③④①⑥②⑤

 

查看答案

(2017年中考湖南省郴州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 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 “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