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中的“夕阳迟”“凭危”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夕阳迟”指夕阳缓慢地下沉。“凭危”指登楼。 (2)“风霜”明指自然事物,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衬,暗喻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语意双关;那衰老的枯木、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隐含无限的悲伤。表达作为亡国之臣的愤懑以及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感。 【解析】这是一首诗歌赏析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其中“夕阳迟”意思是夕阳慢慢的下沉,提示着傍晚的安宁;“凭危”指的是“登上高楼”。第(2)小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人因为远离家乡,既有自己的身世之忧,也有国家多难的国事之忧,作者把“自己”比作“老木和沧波”,把这种悲渲染到了极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六、(18届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忧而忧        时人莫许也

B. 物喜              其境过清

C. 异二者之为          一食尽粟一石

D. 则何时而乐耶        满坐寂,无敢哗者

2.把“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微斯人,吾谁与归?”采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B. 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C. 本文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与生活态度,以及与友人共勉的情怀。

D. 本文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此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______

(2)男有分,女有。(《大道之行也》) ______

(3)故患有所不也。(《鱼我所欲也》) ______

(4)无案牍之形。(《陋室铭》)     ______

(5)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18届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九年级一模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_

A.蒹葭采采,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B.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矣!

E.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F.山映斜阳天接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③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⑥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

古人在诗文中常流露一腔愁绪。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之深,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愁之多,李清照《武陵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愁之重。

 

查看答案

完成下面的名著阅读题。

(1)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斗杀____,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

(2)请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

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①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再到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⑤从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岂因祸福避趋之”,⑥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⑦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⑧我们要用优秀文化引领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 ②⑦    B. ③⑦    C. ⑤⑧    D. ③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