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①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①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 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______(A.不肯  B. 不让  C.不许  D.不愿)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②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③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④“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⑤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⑥“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⑦“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⑧“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⑨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⑩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⑾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

⑿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⒀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⒁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1.第①段横线处空缺了一个词。以下词语中,最适合填入的是    

A. 不肯    B. 不让    C. 不许    D. 不愿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到第⒀段的内容。

3.段画线句如改为妈,我就不去上学了。”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第②到⒀段写了那天的迟到事件,为何还要写第①及第⒁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那天下雨我起晚还赖床,爸爸打得我哭着去上学,又给我送花夹袄。此后我不再迟到。 3.原句多了“今天晚了”,强调“我”不想上学是事出有因或情有可原,疑问句突出哀求语气,希望得到妈妈同情。陈述句没说明理由,显得理直气壮。 4.第①段强调我赖床的毛病很严重,和第⒁段形成对比。第(14)段强调迟到事件对我影响深远或让我养成早起上学的好习惯;隐含我的自豪、喜悦之情对爸爸的感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得词语辨析能力。由于本文是课内文章,结合自己对文本的阅读,根据语感,会选择“不许”。4个词语意思差不多,“不许”是不允许,结合文中对父亲的描绘。“不许”最能表现父亲严厉的性格。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人物和发生的事件。人物:我和父亲。事件:因下雨不想起床,我挨打。父亲送夹袄等。故可以概括为:那天下雨我起晚还赖床,爸爸打得我哭着去上学,又给我送花夹袄。此后我不再迟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②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③。举乡试,卒业国子监④,徐阶丞赏之。

(选自《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负担,担当。③刻厉:刻苦自励。④卒业:完成学业。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1.解释加点词。

家贫,自刻厉  益: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

3.杨继盛在学习方面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4.家庭贫困的杨继盛后来“卒业国子监”,他的学习经历给我们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甲文、乙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上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对甲文、乙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都借助修辞手法含蓄点明主旨。    B. 都抒发作者被贬的抑郁之情。

C. 都表达作者对君子品格的追求。    D. 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情操。

 

查看答案

诗词理解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香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阕第一二句写诗酒相和的轻快,又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B. 上阕第三句写诗人目睹夕阳西下,引发光阴易逝的怅惘。

C. 下阕第一二句有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无奈,也包含欣慰之情。

D. 这首词着力描绘去年景物,抒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淡淡哀愁。

 

查看答案

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3)_________________,莫言迁客似沙沉。     《浪淘沙(其八)》

(4)枕中云气千峰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甘露寺僧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 寒》

 

查看答案

(18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学期玄武区初三第一次模拟

绝活是指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或技能,如口技、木雕、泥塑、拉面等。学校将举办身边的绝活故事会,请围绕主题写一个故事在会上和大家分享。

要求:(1)分享要有现场感;(2)题目自拟;(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