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禁(kù)      周(jì)     无消息(yǎo)

B. 蛮(hèng)    热(zhì)     酒(sì)     首低眉(hàn)

C. (xū)      然(qiāo     不(xùn)    深痛疾(è)

D. 首(qiáo)    留(zhì)     和(ǎi)     广无垠(mào)

 

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项“禁锢”读作“gù”;B项“炽热”读作“chì”;C项“悄然”读作“qiǎ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味道和曾经温暖的岁月息息相关:父亲做的糖醋鱼的味道;妈妈身上护手霜的味道;奶奶晒过的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大雪天里,街角路灯下飘来的烤红薯的味道;下过雨,打伞回家时,路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请以“那味道,缕缕温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父亲

粱漱溟

①我父亲天资不高,但秉性笃实。他心里相当精明,但很少见之于行事。他为别人最不可及之处,是意趣超俗,满腔热忱。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最大者,就在这里。

②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兄妹共四人,我排行第二。父亲对我们是宽大和慈祥的,尤其对我。儿时记忆,大哥挨父亲的打,仅有几次,被厉声训斥的事很少;而我则一次挨打的事也没有发生过。我小时候既呆笨,又执拗,应属“该打”之列,但父亲却对我绝少正言厉色的教训。父亲对我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训,毋宁说是提醒和暗示。我儿时完全没有感觉到来自严父的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和威迫,他从未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待儿童或少年。

③有这么一件印象极深的小事。大约在我八九岁时,我自己积蓄得一小串钱(用麻线贯串之铜钱),常挂在身边玩。有一天忽然不见,各处询问,并向家人吵闹,终不可得。隔天父亲在庭前桃树枝上发现,心知是我自己遗忘。他不斥责,亦不喊我来看,却铺纸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说他有一小儿自己将钱挂在树上,却到处询问,吵闹不休。如此糊涂,真不应该。写完后交与我看,亦不作声。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愧,追悔自己的举动。

④这桩事很能说明父亲对我的管教方法。在我七八岁至十二三岁之间,我所受父亲的教诲,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听他讲戏。父亲平日喜欢看戏,常以戏中的故事、人物讲给儿女们听;孩子们也常随他去看戏,但大都似懂非懂。再是同他上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借此练习经理事务,懂得社会人情。三是经常听他对我们生活和做人的告诫。例如关于清洁卫生及如何照料身体,如何尊长爱幼等事,他都极为耐心而细致地嘱告我们。

⑤到我十四岁以后,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诸行事。父亲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不同意的,也只是让我知道他不同意而已,却从不加以干涉或制止。当我十七岁和十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而与他见解相左之事(如我加入京津同盟会,参加辛亥年革命党的活动),他仍不加干涉。

⑥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

1.请联系全文概括选文第①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末作者阐述“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结合选文内容归纳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他现在哪些方面?

3.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小时候既呆笨,又执拗,应属“该打”之列。

(2)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

4.《月迹》中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父亲”用这种方法引导儿子感知、反思、成长,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知。

 

查看答案

阅读《盐城大纵湖 》,完成后面小题。

盐城大纵湖位于江苏盐城市西郊大纵湖镇。大纵湖呈椭圆形,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享有苏北第一湖之美誉。

自古以来,大纵湖就是盐城的名胜。“平湖秋月”为古盐城八景之冠。如今,“纵湖秋色”又被列为“盐城新十景”之首。这里景景相连,清清的湖水是大纵湖明媚的眼眸,绵绵的绿草是大纵湖天然的秀色,一棵棵奇花异草眷恋着身下肥沃的土地,一片片青碧的芦苇摇曳着蒹葭苍苍繁茂。

大纵湖面积达 30 余平方公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大的最深的湖泊,为盐城百万市民生活饮水的源头。湖水清冽甘甜、水草丰茂、野鸟翔集、水产品极为丰富,尤以“大纵湖牌”清水大闸蟹闻名四海,八方食客慕名而来者甚众。湖区内各种植物多达 120 余种,野生动物 50 余种,这里的人与自然已臻完美的和谐境界。

这里不仅物华天宝,更兼人杰地灵:三国名士“建安七子”之陈琳、明未清初的大书法家宋曹皆生于斯、长于斯,留下了光耀千秋的史迹。而“扬州八怪”之一,当年在大纵湖畔坐馆授徒的郑板桥则留下了千古佳话。“二十四孝”之“王祥卧冰求鲤”,有关大纵湖成因的“宗保救母”的传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绎的淋漓尽致,秀静灵雅的自然景观与高深幽远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已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水上名刹龙兴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香火依然旺盛。

大纵湖虽然没有滚滚长江的举世闻名,没有滔滔黄河的一泻千里,更没有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但她端庄秀丽、雍容大度、秀外慧中,比之西湖亦毫不逊色。

1.本文具体介绍了大纵湖: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第2段主要运用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一年一度的城市旅游推介会已在盐城召开,若由你作为盐城大纵湖旅游形象大使,你将用哪几个词高度概括推荐大纵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乙】是岁十月之望①,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①望,农历小月事物日,大月十六日。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若啸呼______

⑵其船背稍______

⑶钩画了了______

而登舟_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虞山王毅叔远甫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⑵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4.【甲】文中雕刻者技艺高绝奇妙,将【乙】文“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高远意境在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中得到了细腻传神的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所写的情境。

2.下阕哪一句是对“醉里挑灯看剑”中“醉”字的呼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